我已授权

注册

创业板再创反弹新高 沪指录得8连阳!券商融券业务"解禁","宅家牛"还能持续多久?

2020-02-12 17:50:59 和讯名家 
创业板再创反弹新高,沪指录得8连阳!券商融券业务"解禁","宅家牛"还能持续多久?
  随着市场交易趋于平稳,此前被紧急叫停的融券业务正在逐渐恢复。

  券商中国记者从券商处获悉,本周起,证金公司已恢复转融券业务,各家券商已陆续开展融券业务。鼠年春节开市前晚,监管曾向多家券商发布窗口指导,叫停融券业务。

  2月12日,A股延续强势,创业板指单边拉升大涨近3%,再创反弹新高,沪指8连阳逼近上方缺口,两市近130只个股涨停,总体来看,市场短线情绪修复。截至收盘,沪指涨0.87%报,深成指涨1.6%,创业板指涨2.8%。

券商两融人士表示,目前,券商开展融券业务态度仍相对谨慎,客户做融券业务也比较克制。数据来看,本周来,证金公司转融券融出数量以及沪深融券余额均有明显增加。
  券商两融人士表示,目前,券商开展融券业务态度仍相对谨慎,客户做融券业务也比较克制。数据来看,本周来,证金公司转融券融出数量以及沪深融券余额均有明显增加。

  融券余额两日增加17亿元

  在融券业务暂停一周之后,消息传来,监管要求券商逐渐恢复该项业务。“毕竟业务不能长期停做,而且市场也相对平稳了。”有券商人士分析道。

  不过,目前大多券商对做融券业务态度仍然比较谨慎。“业务陆续恢复,不会一下子放开大量融券业务规模,我们建议老客户谨慎参与,新增客户一事一议。”有大型券商两融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有新客户要做业务,要按流程逐一严格审批。

  券商人士还表示,实际操作中,融券业务受限于券源不足,本身也很难做大。

  据证金公司数据,本周以来,证金公司转融券融出数量明显增加。2月11日,转融券融出数量为3386.27万股;2月10日为4839.94万股;上一周转融券余额普遍较低,只有周一周二时超过300万股,5日至7日每天的融出数量均在10万股左右。

  两融人士分析道,上周前两日转融券成交主要是借新还旧,如果不给做,反倒容易引发一些市场问题,但也不排除个别的正常交易。

  本周来,融券余额也在快速增加。2月11日,沪深两融余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10亿元,但融券余额则增加9亿元。记者梳理发现,2月3日,沪深两市融券余额较春节前大幅下降18亿元,当周融券余额增幅不超过3亿;本周起,融券余额回升明显,10日当天融券余额就达到93.09亿元,11日更是突破100亿元,两日增量约17亿元。

  融券业务上周被暂停

  鼠年开市前,监管连出重磅政策呵护市场。就在2月2日晚间,数家券商表示收到窗口指导,暂停融券卖出业务。也有券商对内发布通知,“接到证监会最新紧急通知,2020年2月3日起暂停融券卖出业务,但此前已存续的融券卖出仓单不强制归还。客户暂停融券卖出期间的专享融券源费用可以适当协商减免。”

  当时,据券商人士猜测,监管是担心有人借助当前的市场情况大规模做融券业务而进行的政策干预,融券业务本身是一种做空行为。

  不过,A股只在开市首日出现“深蹲”,随后逐日回升,至12日已经实现八连阳。而沪深两融余额在开市首日大幅减少148亿元,4日起也逐步回升,至10日两融余额增加180亿元,已经回升至节前水平。

  当时业内人士就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没有通知,各家券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讲,自己都会主动控制融券规模。而今,券商人士仍然表示,会谨慎开展业务。

  融券业务正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

  去年8月份开始,监管出台两融扩标等一揽子利好政策促进券商两融业务发展,市场对融券业务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升,两融业务没有融券的状况正在改变。

  去年下半年,有券商人士表示,注意到一些专业机构投资者逐渐把交易策略向融券业务伸出触角,并研发相应的策略。

  而融券业务迎来风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两融扩标外,更重要的因素则是转融通出借范围的扩大,多家私募机构明确表示对公募转融通充满期待。

  有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转融通证券出借人范围的扩大,公募基金可以参与出借券源,会对这个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主板融券业务日渐火热的根本原因。

  证监会2月2日表示,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约1.05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2.13%,整体维持担保比例超过280%,50倍以上市盈率股票融资余额占比未超过三分之一,2019年以来全市场日均平仓金额约2000万元。上述业务有一定的安全边际,风险总体可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方凤娇 HF055)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