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证监会核发5家IPO批文,较此前每周2~3家的节奏,有所提升。
对此市场有多种理解。有观点认为,注册制改革正在从科创板向全市场推开,新股发行节奏在加速。也有观点认为,5家企业数量虽有增加,但募资规模偏小,整体没有明显变化。
当前IPO节奏的把握原则到底如何呢?第一财经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新股发行目前坚持多个目标,既要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化服务、为复工复产释放政策红利,同时又将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平稳发行节奏,适当加大支持企业融资力度,但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持续明确市场预期、维护市场稳定。
资本市场是企业获得融资支持的重要场所,IPO是重要的融资途径。让已经审核通过的科创板企业尽快注册,以及让已经通过发审会审核的企业,特别是急需资本支持的中小企业,尽快获得融资,是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应有之义。
“当前首要需要考虑的,是让企业尽快拿到更多现金,先活下去。企业活着,上市公司活着,是市场长远发展的根本。”前投行人士王骥跃对记者表示,当前加快对科创板注册的速度,加快对IPO批文的下发,是注册制的本来要求。同时,对投资者而言,加快批文下发,也有利于投资者以更合适的价格买到自己想要买的公司股票。
新股发行:既保持平稳,又适当加大支持
4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指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
4月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经济金融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国内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又处于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相关领域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对搞好资本市场建设、畅通融资渠道提出更高要求。资本市场也面临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支持的任务。
上述要求使得当前新股发行呈现“多目标”特点。
首先,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化服务。2月3日,证监会发行部发布《关于发行监管工作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关安排的通知》,明确暂缓相关时限、有效期等计算,接受企业非现场报送材料,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开通“绿色通道”,对疫情严重地区企业、防疫抗疫领域重点企业的首发、再融资申请,在坚持标准不降、条件不减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审核,根据疫情影响程度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记者获悉,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因疫情原因出现暂时性业绩大幅波动的处理规则,提高资本市场抵御风险的韧性和包容性。
第二,为复工复产释放政策红利。今年以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规,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再融资服务覆盖面,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适当延长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窗口,以满足上市公司资金需求,助力上市公司抗击疫情、恢复生产。
同时,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指导上交所制定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规则,细化科创属性标准、明确市场预期,支持鼓励更多符合科创板定位、具有科创属性的硬科技企业到科创板上市。
据接近监管人士处透露,针对已审核通过的科创企业,注册效率将有望提高;对已经过会的拟上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IPO批文下发也将有所提升。
注册及批文下发,有望更高效
2020年以来,证监会共核准44家企业IPO,同意23家企业科创板注册;57家企业完成发行,融资823.77亿元。平均每周核准3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
而4月10日,证监会核准了5家企业IPO,同意2家企业科创板注册。
“批文下发已经在加快节奏了。”王骥跃对第一财经表示,按照正常审核流程,获得审核通过后,尽快注册生效,是注册制的应有之意。
截至4月10日,在证监会排队IPO企业总计416家,其中45家为已经过会在等待批文。值得注意的是,过会企业中创业板数量偏多,有23家,另外中小板有10家,主板企业仅12家。
数据显示,周五获批的5家企业中,最高募资计划12亿,最少5.7亿,总计约为47.71亿元。此前一周4月3日有四家企业获批,募资规模分别为2.37亿、3.59亿、6.74亿、10.11亿,总计22.81亿元。
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总计96家,市值1.19万亿。目前除已终止审核的25家企业和未通过的3家企业之外,科创板已受理19家、已问询46家、已拿到注册结果106家、中止及财报更新19家,另有18家已经提交注册。
“去年有段时间出现过破发,之后可以看到发行价格在慢慢下行,市场已经在调整了。将审核通过的公司的批文尽快下发,反而会让投资者有更大挑选的空间。”王骥跃说。
据记者了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质量也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审核不会放松,并努力防控各类风险。同时,保持审核效率,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放松管制的同时,强监管也要跟上。4月7日,金融委提对资本市场提出的要求中,既强调了放松管制,也强调了打击违法。
金融委称,“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逐步成为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但同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处罚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他预计,新证券法实施,有望解决我国资本市场长期违法违规成本低的痛点,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逐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形成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避免类似瑞幸咖啡、康美药业等这样的造假事件再次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