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 楠
伴随着8月24日首批18家公司上市敲钟,创业板正式迈入注册制时代。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增加了市场的包容度和覆盖面,为更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机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提升。
充分发挥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最直接的体现。今年上半年,创业板首发、再融资公司数量及融资金额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8月31日,年内共62家企业登陆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共计433.29亿元,IPO公司家数及募集资金总额均较去年同期翻一番。注册制下首批上市的18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达200.6亿元,平均融资额达11.2亿元。2020年上半年创业板披露可转债及非公开发行方案的公司家数分别为45家、165家,拟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418.32亿元、1878.10亿元;而2019年同期创业板披露可转债及非公开发行方案的公司家数分别仅为25家、16家,拟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215.61亿元、140.06亿元。另外,创业板上半年共22家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募集资金共计166.49亿元。
自成立以来,创业板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培育出的行业龙头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以迈瑞医疗(300760,股吧)、东方财富(300059,股吧)等为代表的市值200亿元以上的78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9.94亿元、5.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8%、57.65%。同时,这些绩优公司的强劲增长持续带动创业板整体业绩上扬。截至8月31日,除千山退、暴风集团(300431,股吧)外,创业板公司均已披露2020年半年度经营业绩。2020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实现平均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13.97%。二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85亿元、0.59亿元,环比增长43.69%、147.37%,发展动能强劲。
从构成上看,在创业板849家企业中,近七成为战略新兴企业。上半年,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88%、18.34%,远超其他行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净利润也实现同比增长。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下滑15.22%、29.83%,但得益于消费需求恢复,在第二季度分别实现环比增长93.01%、64.20%。
此外,创业板公司退市也呈现常态化趋势,板块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提升市场效率和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