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洋医药”)曾两度冲刺上交所主板未果,2020年百洋医药转向创业板,7月3日公司首次申报创业板IPO获受理,目前正处于三轮问询状态。此次,百洋医药冲刺创业板能否圆梦资本市场?
据招股书,2017-2020年1-6月,百洋医药实现营收分别为30.96亿元、36.52亿元、48.49亿元、24.2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2.58亿元、2.1亿元、1.12亿元。从整体业绩来看,近年来百洋医药增收但不增利。
低毛利 强者恒强局面
招股书显示,百洋医药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营销综合服务,包括提供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
百洋医药表示,医药产品的品牌运营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然而,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显然医药批发、零售业务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而不管是医药产品品牌运营还是医药批发、零售,百洋医药所处行业属于医药商业(流通)细分领域。
由于医药不分业,目前,在中国药品流通领域,医院门诊药房占据着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药品批发端、零售端竞争那不到20%的市场。虽然近年来医药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但是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也是强者恒强的局面。
面向医院流通领域的国药一致(000028,股吧)、上海医药(601607,股吧)、华润医药、九州通(600998,股吧)等居于领导地位,消费者终端亦有益丰大药房、大参林(603233,股吧)等。可想而知行业竞争是何等的激烈。
另外,受两票制影响,以及未来可能推出“一票制”,加上医药流通行业低毛利,整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7.2%;平均净利润率只有2.7%。而这对原本就所占市场份额很少的医药商业来说,未来经营或将难上加上。
报告期各期,百洋医药药品批发、零售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并且其各个门店的药品零售毛利率在10%左右相对偏低,而销售额较好的第二药店的毛利率不及5%。
然而,由于药品品牌较高的毛利率拉升了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68%、32.82%、27.86%、24.75%。也全仰赖迪巧系列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百洋医药来自最大客户迪巧的收入占比却也逐渐减少。对此,百洋医药表示,公司品牌运营逐渐扩大,对迪巧系列产品不存在依赖。
但就报公司上述各类品牌系列的毛利率及占品牌收入比重来看,似乎还没有难担业绩重任的医药品牌运营。
销售费用挤压利润
除了低毛利率,影响公司利润的还有期间费用。2017-2020年1-6 月,公司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7.73亿元、8.64亿元、10.33亿元、4.28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占比分别为85.70%、83.28%、80.65%、79.48%,是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
公司的销售费用主要为市场宣传推广费用及职工薪酬。据招股书,2017-2020年1-6 月,销售费用中的市场宣传推广费用与职工薪酬合计分别为5.87亿元、6.27亿元、7.33亿元、3.02亿元,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88.63%、87.07%、88.02%、88.82%。
而市场宣传推广费用构成中,学术会议及推广活动占比达9成。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百洋医药半年时间召开了区域学术推广803场,医院科室内会议255场。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召开8场以上的区域学术推广及医院科室会议,平均每场花费17万元。
一般,学术推广是相对于制药企业而言的,制药企业为了让医院医生接受临床疗效研究成果,让患者接受使用产品,制药企业举行学术推广;而其学术推广费用主要由场地费、主持人主持费、公司员工的出差费用以及嘉宾出场费、礼品费等构成。
而百洋医药作为药品运营、药品代理商,高达8亿的销售费用着实令人怀疑。即使理解为,百洋医药是为了推广主代理的药品品牌,不得不去做的学术推广,而能够花费如此高的市场推广费用,是否为推广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以致于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造成了不应有的浪费?
据公开信息曾显示,百洋医药业务经理曾因行贿被立案。
2015年8月19日,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青岛百洋医药科技公司业务经理杨学美涉嫌行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据了解,杨学美是该公司负责青岛市市立医药等医院的业务人员。
主代理品牌被FDA多次检出重大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主代理的品牌迪巧的生产商美国安士屡次被FDA多次检出有重大问题。
2014年6月3日,美国安士被检出存在“生产区域的空气供应缺乏合适的空气过滤系统”、“药品没有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贮存”等6项问题。2015年3月31日,美国安士被FDA检出存在“没有完全遵守适用于质量控制部门的职责和程序”的问题。
2017年11月22日,美国安士再次被FDA检出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原因为包括药品储存不当,却被用于商业销售;尽管在产品中观察到红色斑点,没有合理原因便进行分销;在多批非处方钙产品D-Cal和D-Cal儿童中发现了黑色斑点,没有查明原因便进行分销等。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款用于母婴的产品却被曝出众多的质量黑幕,百洋医药与其美国安士签订的合作协议有效期至2068年,让人不免为其药品安全担忧。
此外,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迪巧有“迪巧牌秀源女性片”和“迪巧钙维生素D颗粒”两款产品,但只有“迪巧牌秀源女性片”被列为进口保健食品,另一项未列入其中。
也就是说,迪巧或许并非所有产品都为进口,至于“通过FDA认证”,更是有待考证。2013年4月10日,迪巧品牌补钙产品因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三天之后,迪巧官网发出郑重声明。4月28日,中国网医药频道针对迪巧所发郑重声明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求证,不过,迪巧方面此后始终未给出相应回复。
迪巧官方声明称,迪巧的所有产品均由美国安士制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OTC药品生产标准在美国纽约州哈伯克市生产。同时,也通过了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并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准许进口销售。”
有媒体记者通过CFDA官网提供的数据查询系统,通过搜索“迪巧”显示,迪巧并非所有产品均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准许。在其获批的三类保健品中,只有“迪巧牌秀源女性片”被批准为进口保健食品,生产地是美国。而“迪巧牌维D钙软胶囊”和“迪巧牌大豆维D钙软胶囊”均属于国产保健品,申请人为安士生物科技(中山)有限公司(简称“中山安士”),地址在广东中山市。
与此同时,百洋医药与美国安士、中山安士存在交叉持股的情况。
据招股书,中山安士为美国安士控股子公司,是徐孝先以其家族控制的“美国安士”与中山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下属国有独资公司)在2003年9月共同设立。
中山安士主要业务为药品、膳食补充剂的生产及分包装。报告各期,中山安士为美国安士第一大客户。
而报告期内,百洋医药则又是中山安士的第一大客户。
与此同时,百洋医药参股中山安士,公司目前直接持有中山安士3.55%股权,通过香港子公司百洋集团有限(HK)间接持有中山安士24.38%股权,共计持有中山安士27.94%股权。
百洋医药实际控制人付钢以及公司董事朱晓卫在中山安士、中山安士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徐孝先间接控制的企业,百洋诚创参股25.56%)担任董事职务。
关于徐孝先与百洋医药实控人付钢,俩人都曾在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过。而徐孝先又曾是丽珠医药创始人,徐离开丽珠医药后才又创立了中山安士。
据了解,丽珠医药则在2002年由太太药业(现“健康元(600380,股吧)”)及其控股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及协议收购等方式收购,目前,健康元为丽珠医药第一大股东。
据丽珠医药公告的2004年第一季度报告,丽珠医药曾代理销售美国安士生产的迪巧产品,2004年4月后不再代理销售该产品。百洋医药转而成为迪巧的主代理商。
百洋医药在招股书中披露“鉴于发行人创立人及部分管理人员有较为丰富的医药销售、品牌运营经验,美国安士为实现并促进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于2005年选择发行人为其迪巧产品的国内总代理并展开合作。”
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百洋医药从中山安士采购商品金额为3.46亿元、3.35亿元、3.48亿元,分别占当期采购总额的16.86%、13.66%、9.95%;从美国安士及中山安士等关联公司的采购金额为3.56亿元、4.04亿元、3.72亿元,分别占当期采购总额的18.43%、16.97%、10.82%。
交叉持股,大额采购,这当中是否存在“利益捆绑”,市场对此格外关注。关于后续是否有必要补充披露相关资料,我们将继续关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