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涨价风再起,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待考

2020-12-08 06:59:09 第一财经日报 

半导体行业的高景气度正在影响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资金情绪。

12月7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回调,银行、券商等板块领跌两市,反观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开盘即领涨两市。截至收盘,半导体指数收涨1.07%。个股方面,长川科技(300604,股吧)(300604.SZ)、斯达半导(603290.SH)录得涨停;华微电子(600360,股吧)(600360.SH)涨超7%。

与此同时,美股港股的半导体个股与指数均在近日创出历史新高。12月7日,华虹半导体(01347.HK)收跌逾5%,但盘中刷新历史高点(46港元),最近1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31.19%。上周五(12月4日),美股三大股指悉数收涨,费城半导体指数(SOX)、高通(QCOM.O)、博通(AVGO.O)均刷出历史新高。

资金青睐半导体板块与行业高景气度密切相关。进入下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终端需求逐步转暖。快速释放的需求放大了供需端的矛盾,三季度末,先是晶圆厂、封装厂出现产能告急。近日,下游芯片、元器件领域的部分厂商也决定涨价,MCU(微控制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更是全线暴涨。

全球半导体缺货对多个行业产生影响

全球疫情下,“宅经济”、“云办公”催生了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大幅增长。TrendForce数据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众多产业受到冲击,然受惠于远距办公与教学的新生活常态,使全球半导体产业逆势上扬;预估2020年全球晶圆代工产值年成长将高达23.8%,突破近十年高峰

一位TMT行业的分析师对记者说:“目前,全球8英寸的硅片尚未恢复至2017年的水平。产业链涨价主要由缺货导致,后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驱动,包括终端需求增长、意法半导体罢工事件、龙头厂商因疫情不确定性的超额补库存等等。目前来看,晶圆厂面临原材料缺货及产能紧张的局面,MCU、功率半导体也出现明显的缺货情况,其中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产品平均涨幅5%~10%,个别品类涨幅更大。”

实际上,半导体产业的“涨价风”并非突然而至。从A股龙头企业的三季度表现来看,产业链紧缺早有征兆。今年第三季度,兆易创新(603986,股吧)(603986.SH)的营收与利润均创出历史新高,业绩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天眼查显示,兆易创新的闪存芯片、传感器、微控制器产品等广泛用于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下游客户补库存需求强劲,有些甚至在为明年产品提前补库存。公司的出货明显复苏,正在积极与供应商协调产能问题,预计新增的产能短期内落地难度较大”。

消费电子产品对半导体产品的消耗只是一部分。目前,车规级芯片也出现明显缺货涨价潮。而更大的挑战在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和5G建设的发展,这两大领域的基础建设对半导体产品需求巨大,也对国产替代提出了更高要求。

“汽车中用量最多的半导体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MCU和功率半导体。随着汽车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车对半导体器件的需求会是传统燃油车的几何倍数量,尤以功率半导体用量增长为主,其主要运用在动力控制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照明系统、底盘安全系统等等。”前述分析师补充道。

理性看待涨价潮对国产半导体影响

半导体产业链多个环节涨价,引发了二级市场资金的拥簇。对于国内半导体企业来说,产能满载确实会增厚企业的利润,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这轮涨价背后暴露出诸多实现国产替代步伐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另一位TMT行业的资深人士看来,业内应对当前半导体供需矛盾的局面保持清醒——半导体产业链涨价对企业难言直接利好,甚至会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半导体产业链是个全球性产业,各环节环环相扣,牵一发动一身。无论哪个环节的产品涨价直接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台,价格上涨或体现在终端产品。以新能源车为例,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新增的半导体成本中,功率器件成本约为270美元,占新增成本的76%。”他说道,“当前,国内在大力推进新能源车消费,销量最被市场看重。我们很难想象,整车厂把这部分的涨价成本让消费者来承担;但若选择自身承担涨价成本,毛利率降低或难以避免”。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大部分产品依赖进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达4884.6亿个,增加21.9%,价值2.2万亿元,增长15%。

此次缺货涨价潮再次暴露出业内对国内半导体企业现状最担忧的问题之一——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太少。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资料显示,具备规模的IDM半导体厂包括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半导体、华力微电子、士兰微(600460,股吧)(600460.SH)、华润微(688396.SH)。前三家是专业晶圆代工厂,后两者则相对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的开发。

“需求释放利好企业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具备‘先人一步’的发展眼光提前布局产能、成熟的成本管控能力、良好的资金流转,甚至包括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升值相关的对冲外汇抗风险能力。我国半导体整体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形成IDM模式的龙头企业满产会释放利润,但尚处于成长期的半导体企业很难真正受惠于产品涨价。”上述分析师补充说道,”成长期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扩产,还是瞄准技术的发展趋势做研发。今年国内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投资额巨大,其中不乏热钱追逐利益导致陈旧技术产能过剩的局面,当整个产业出现缺货涨价局面时,企业的决策战略或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责任编辑:唐欣欣 HN06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