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构成中,仿制药业务营收占比为78.94%;医美业务营收占比为12.12%;创新药及其他合计营收占比为18.2%。
四环医药正加速剥离传统的仿制药业务,聚焦医美及创新药板块。
7月15日,四环医药公告称,公司拟提议出售其部分或者全部由于受到医药行业等变化影响而未达公司业绩预期或不符合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仿制药及其他非核心传统医药类业务及资产,公司拟于未来12–24个月内逐步完成潜在出售事项,潜在出售事项的具体范围视市场状况以及与潜在买家的洽谈情况而最终确定。
剥离仿制药业务
2001年,海南四环医药有限公司创立,2007年3月在新加坡上市,又于2009年完成私有化从新加坡退市,2010年在香港主板再次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仿制药板块一直是四环医药很重要的现金牛业务,高端仿制药研发平台上有数十项在研产品。同时,也拥有很强的API生产资源,在2020年整合出“API+CDMO”一体化平台,目前已有约160个项目在列,实际签约客户约40个。
今年3月29日,四环医药发布2021年业绩,经营业务收益约为33亿元,较2020年的24.6亿元同比增长33.6%。毛利约24.5亿元,同比增长27.9%。
营收构成中,仿制药业务营收占比为78.94%;医美业务营收占比为12.12%;创新药及其他合计营收占比为18.2%。
值得注意的是,其医美业务收益约4亿元,同比增长1383.3%;公司制药板块(包含仿制药、创新药及其他)的分部营收同比下降4.846亿元,其中仿制药分部业绩同比下降4.92%。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指出,四环医药剥离仿制药业务,一方面是其仿制药业务受医药行业政策变化的影响,致使其低于预期;另一方面,公司的仿制药业务与其长期战略规划不符,四环医药的未来成长战略是医美业务与创新药研产销的一体化平台,公司剥离仿制药板块可以使其业务更加聚焦,公司的业务更加专注,增加公司内部合作的正向协同作用,提升四环医药的经营效率。
“四环医药旗下的聚焦肿瘤、代谢等领域的创新药资产轩竹生物,和聚焦糖尿病的创新药资产惠升生物已先后完成数亿元融资,均获得持续的自我融资能力,不再需要集团内部来自仿制药板块的现金输血,当下选择剥离仿制药板块是不错的时机。”王文华补充。
专注于创新药和医美板块
剥离仿制药之后,四环医药将成为创新药和医美板块两大业务双轮驱动。
目前,医美板块正成为四环医药现金流的新动力(310328),旗下医美平台渼颜空间依托四环的雄厚资源及其“自研+代理”的双模式下的产品矩阵,已成为具备多项自研或代理产品、强销售能力的、拥有全产品矩阵的产研销一体化医美平台。
四环医药已成功孵化出两个创新药平台,一是在小分子、大分子领域同时具备全面创新药开发能力、聚焦于肿瘤、代谢药物的轩竹生物,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实现全产品覆盖的研产销一体化平台惠升生物,创新驱动持续加码,不断推进集团的长远发展。
“创新药板块可以规避一定的集采风险,但是创新药能否研发成功、能否顺利上市将很大程度决定了创新药管线未来的盈利能力,依托四环强大的销售网络,创新药板块的营销力将是四环医药相较于其他biotech公司的强项。”王文华说。
除了四环医药,从2018年开始,众多跨国药企纷纷开始业务重组。辉瑞宣布对其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将成熟药品业务拆至普强;默克集团女性健康、生物类似药及部分成熟药品剥离入欧加隆。近日,诺华旗下仿制药业务部门山德士(Sandoz)对外表示,诺华将于今年年底决定对山德士进行剥离或是出售。
“剥离资产或业务是公司的一种战略运作,内外资药企剥离仿制药业务也是对其业务发展的重新审视,通过剥离仿制药业务,公司可以更加聚焦到长期的战略发展重心,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王文华表示。
王文华指出,随着集采的推进,仿制药价格降低,“地板价”屡见不鲜,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仿制药业务持悲观态度,势必会影响公司整体的估值水平。通过剥离仿制药业务,可以重塑公司的估值逻辑,创新药业务成为未来主要的业务驱动,可持续的创新药业务可以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定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