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的缩表阵痛,正反映在房企上半年的业绩报表上。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7月20日,已有79家A股上市房企(申万行业)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43家房企预计亏损,其中22家房企为首亏,12家房企增亏;亏损最多达46亿元。而盈利房企业绩分化十分明显,36家预计盈利房企中有24家预减,5家预增,6家业绩扭亏;盈利最多的达107亿元。
多位房地产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企多数出现业绩亏损或预减也在市场的预期之中。近一两年房企在销售规模受到影响的同时,拿地、融资、人力等成本费用的提升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另外,也不排除个别房企此时对某些项目或债务在资产负债表或利润表中进行“风险出清”。
43家中报预亏
截至目前,在43家预亏房企中,9家房企亏损上限在10亿元以上,其中包括阳光城(000671)、中天金融(000540)、荣盛发展(002146)、中南建设(000961)、金科股份(000656)、首开股份(600376)等2022年中期业绩预告出现首亏的房企。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房企对业绩变动原因说明均大同小异。一方面,因受疫情反复、行业政策持续调控等因素影响,竣工交付项目规模同比减少,导致整体结转规模和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因行业销售整体大幅下挫,采用以价换量实现去化,在利润率面临下行压力的行业趋势下加剧了毛利率下降。
7月15日,阳光城发布2022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亿~45亿元,上年同期其盈利为19.94亿元。
阳光城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经营业绩较2021年同期降幅较大,一是因为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房地产业务结算规模下降,营业利润减少;二是,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税后非经常性损益较大,主要系处置地产项目所致。
7月20日,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通过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企上半年业绩受影响主要是几个方面造成:首先,尽管各地放松调控政策,但市场信心未能得到重塑,行情表现低迷,导致房企销售受阻,业绩难以达成;其次,上半年受各地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大多数房企无法正常经营。
7月15日,中南建设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亿~20亿元,对应同比增减-214%至-186%。主要由于市场持续调整,行业良性循环还未恢复,以及疫情的影响,公司结算规模小,费用相对增加,同时持续推进现房库存去化带来亏损。
7月20日,亿翰智库首席研究员张化东通过微信向记者指出,多数房企出现业绩预亏应该是在市场预期之中的。因为此前一些市场和项目的销售情况不是很好,结转时在收入没有得到一定提升的情况下,费用、成本等却在提升,因此预亏的经营效果是可以预见的。
36家预计盈利
和销售市场情况一样,盈利房企在业绩上的分化也愈加明显。记者梳理发现,在36家预计盈利的房企中,有24家预减、5家预增、6家业绩扭亏。其中,华侨城A、宋都股份(600077)、大悦城(000031)、格力地产(600185)、广宇发展(000537)等业绩预减幅度都在70%以上。
天保基建、沙河股份(000014)等均因项目结转收入同比增加,毛利同比增加,实现业绩扭亏,且业绩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4.93%、295.71%。
“当然,除了销售规模受到影响之外,(房企业绩受影响)还体现在盈利情况,这与房企各自特质有关,比如拿地成本、融资成本、产品溢价等都会对房企业绩造成影响。”肖云祥补充道,房企间确实存在分化,首先是品牌国企央企、头部民营房企等,因为企业背景、公司综合实力、品牌等因素影响,更容易被购房者接受。而普通企业、出险企业等,从风险角度考虑,购房者购买此类房企的产品时表现得更为谨慎。
业绩大幅减少的房企给出的原因说明与预亏房企类似,另外还有投资收益等因素影响。格力地产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173万元到1.03亿元,同比减少78.11%到82.58%。原因除结转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外,同时本期对上海科华生物(002022)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剔除科华生物控股子公司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利润。
“公司转让子公司产生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上年同期,以公司万融大厦、万海大厦两处产业园物业作为底层资产的蛇口产园REIT上市,产生税后收益14.58亿元。”再加上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同比下降、结转毛利同比减少,招商蛇口(001979)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0.60%~64.71%。
“由于重点区域、市场等策略不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房企出现分化也是必然的。半年报只是体现了半年度这一阶段性周期的表现,有些企业如果将大部分项目都是安排在下半年(销售结算)的话,压力也会比较大。”张化东称。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