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趋一指|谁无暴风劲雨时,医药行业能否拨开云雾见月明?

2022-08-04 11:41:41 和讯股票  吴雨其 权婷

  2022年上半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市场风格剧烈切换,医药赛道不外如是。

  由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医药也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从检测试剂到疫苗、再到中药、以及相关医疗器械等,各个细分领域皆受到大力追捧。然而,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冠相关概念从去年开始冲高回落,资本市场也开始逐渐降温回归理性,生物医药板块走上慢慢回调路。

  近三个月来,医药板块却再次“回血”,数据显示,A股市场自4月27日开始反弹回升至今。医药板块也重回投资者视线,头部公募机构密集上报聚焦疫苗、中药的新基金,医药细分领域基金也迎来扩容。多位投资者也表示,“吃药”行情再次回归。

  不少公募基金人士表示,目前,在疫情的背景下,疫苗、中药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与此同时,国民对生命健康的刚性需求不断提升,医药领域中长期价值显著。而医药板块作为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经调整后估值较低,性价比较高。

  视线转至未来,资本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吃药”行情是否还能延续?为寻找医药领域投资方向,也为市场提供精准的投资策略和讯财经特联合各大证券公司行业首席分析师推出新专栏《首趋一指》。本期和讯财经邀请开源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蔡明子,深度解析医药板块的走势与展望。

  首趋一指|谁无暴风劲雨时,医药行业能否拨开云雾见月明?

  本期嘉宾:蔡明子,开源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6年行研经验,澳门科技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细致深入,与优秀的公司共成长。2021年新浪财经金麒麟医药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医药团队第三名(公募榜单第二),2019年水晶球医药团队第五名(公募榜单第四)。

  医药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各子版块下半年持续回暖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7年以来发展至今,医药行业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由于医药行业在任何区域皆起到不可替代性,“各路人马”都想来分一杯羹。

  但近十几年来,医药行业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政策不断利好下,医药赛道逐渐“拥挤”,该行业开始趋于“饱和”。事实上,医药领域的壁垒是很高的。蔡明子表示,制药企业从研发投入、产品管线搭建、渠道搭建、平台搭建都需要时间。医药商业规模化效应强,对精细化管理能力要求高,且目前的政策环境促使集中度提升,强者愈强。医疗服务的壁垒主要体现在口碑,是需要时间累积的,且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盈利难度提升,对于尚未建立口碑的新进入者,进入壁垒高。

  医药行业是综合且复杂的,涵盖了上中下游的不同端口,医药领域细分又庞统,同时各有特点。“外行人”未来面临的极有可能是被挤出去的风险。

  “注重创新投入对医药企业来说是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方式。”蔡明子表示。

  但和讯财经发现,医药行业仍普遍存在仿制药企业产品毛利率大于创新药企业的现象。那么未来医药企业的发力点是业绩还是创新呢?

  蔡明子对此现象回应道,“个别创新药在毛利率上低于仿制药是正常的,首先创新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高毛利率;靶点扎堆的创新药盈利能力低是合理的,而壁垒高、竞争格局好的仿制药同样会享有高毛利。”

  她认为,“药品创新的本质是针对临床未满足的需求,药企进行研发,推出新药,为患者带来获益,在此过程中药企获得持续的收益,真创新一定会伴随着高溢价,高毛利;对于仿制药,我们认为会回归制造属性,其中创新性强、技术壁垒的高端仿制会有一定的溢价;总之,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高盈利的背后是着重创新,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医药企业需要关注业绩,但更应该是看重创新。

  从二级市场表现上看,在经历近一年的回调之后,低迷已久的医药板块近期表现出较强的回暖迹象。Wind数据显示,4月27日至今,医药生物指数区间涨幅为4.6%。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此时为布局医药的好机会。

  从公募基金二季度各行业整体持仓占比来看,医药(2.70%)的相对自由流通市值的超配比处于近10年的历史低位。他们认为,医药板块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整体估值PE(TTM)跌至2018年年底的低位水平,拉长时间线看,医药估值已跌至近十年的低点,但由于其行业的不可替代性,医药依然维持高景气度,估值性价比较为突出。

  对于医药板块回暖,蔡明子也认为“是估值修复和业绩回暖的体现”

  估值方面,5月起,随着上海、北京疫情好转,医药指数出现小幅反弹,6月起,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之前受疫情影响回调较多的板块反弹明显,尤其具备刚需属性的医疗服务板块,带动整体板块上调。

  业绩方面,医药各子板块在下半年皆开始回暖:医药外包服务受益于大订单下半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疫苗板块随着居民预防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医疗器械复工复产后新基建推进和诊疗需求释放,有望全面复苏增长;医疗服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业绩暂缓,下半年随客流恢复有望快速恢复。中药品牌OTC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渠道拓展下有望保持较快增速。零售药店在出行政策放开、四类药销售政策边际放松下,预计下半年业绩环比改善。医美门店开放将带动总客流量上升,预计业绩增长提速。

  看好国产新冠赛道

  国产新冠药出海可期

  从细分领域上看,医药行业包括化药、生物制药、疫苗、血制品、CXO、医疗器械等领域。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新冠概念(涉及疫苗、生物制药、化药等多个细分领域)俨然成为市场上的瞩目焦点。同时,疫苗与小分子药物一直被视为新冠防控最有利的武器。

  在积极抗疫的同时,疫苗概念已悄然获得资本市场关注。以公募行业为例,头部基金公司也正紧锣密鼓地布局该领域的基金。如嘉实、国泰、华泰柏瑞、富国等基金公司先后于6月集体申报疫苗主题基金。

  作为至关重要的防疫手段之一——新冠疫苗早已获得市场关注,尽管已有多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但该赛道仍是企业研发的必争之地。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4日,全球共有342条新冠疫苗研发管线,其中147条管线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国内新冠疫苗市场也同样热闹,“国内获批的新冠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同时有mRNA新冠疫苗在研” ,蔡明子介绍道。“国内上市的疫苗都能够显著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国内新冠疫苗后续还将逐步增加,竞争有加剧的趋势。”

  对于新冠疫苗的市场前景,蔡明子认为,“当前新冠病毒还处于持续变异的过程中,未来多价新冠疫苗,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感染的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疫情催化下,疫苗的价值也进一步被挖掘。谈及疫苗赛道的投资价值,蔡明子指出,“受益于国内消费升级和老龄化,优质的成人疫苗空间有望逐步扩容,我们看好HPV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为代表的成人疫苗市场。”

  蔡明子也坚定看好疫苗行业的中长期发展,她认为,国内疫苗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老龄化、技术升级等因素,市场空间持续扩容。“新冠疫情促使很多国内疫苗企业走向国际化,未来出口可期。

  除新冠疫苗外,备受市场关注的还有新冠特效药。继辉瑞的新冠药物国内商业化之后,我国也迎来自己的小分子新冠药。日前,真实生物的新冠药物阿兹夫定获批附条件上市,我国迎来首款国产小分子新冠药物,这也将更有利于构筑群体免疫圈,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在此背景下,相关新冠药概念立即获得资金青睐。

  蔡明子评价,“我们是比较看好国产新冠赛道,国内市场有较大未满足的需求。从需求端看,疫情反复及逐渐流感化,新冠特效药作为重要的抗疫手段不可或缺;供应端,国内已有多家药物处于临床后期,部分公司药物达到临床预设的终点,符合上市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产新冠药的全球化,蔡明子持乐观态度,“出海还是有较大的可能性,但需要相关企业在海外推进临床,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标准”。

  中药板块低估值投资价值显著

  关注中药创新药、中药OTC等投资机会

  除此之外,中药也成为医药行业的“新星”。

  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药工业稳步增长,全年营业收入达6919亿元,同比增长12.4%。2021年中药工业利润总额1004.5亿元,同比增长37%。可以说,中医药在为人类健康作巨大贡献的同时,中医药产业也成了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映射到市场,中医行业也受到了投资者的推崇。除了在新冠概念发力,也不乏头部机构积极布局中药领域。今年6月份以来,富国、招商、汇添富等基金公司纷纷申报跟踪中证中药指数的中药ETF产品,此前,已有华泰柏瑞、鹏华、银华等基金公司申报相关产品。

  市场人士指出,中医药在疫情防治方面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且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历史悠久,在各种政策的催化下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该板块也将逐渐获得投资者青睐。

  对此现象,蔡明子肯定了中药行业的投资优势,她表示,“一方面,该行业政策风险较小,医保作为支付端,能给予资金支持,整体而言,国家支持力度较大,中成药集采降幅也较为温和,也能给予厂商一定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较多企业开展股权激励,其业绩稳健增长能有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中药行业的估值在医药各子版块中均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平均PE为20倍出头,PEG不到1。”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转型,中医企业也不例外。据了解,中药企业目前转型主要分为3个方向——中药创新药、化生药、消费医疗。而中药创新药虽然现在加快审评审批,但对药品临床价值、有效性安全性等皆有较高要求,若不是常年开展创新药研发的中药企业,创新药转型难度大。

  近些年,国内的中药企业倾向于往消费医疗转型。正如蔡明子所描述,对于化生药转型方向,在目前集采常态化下,转型成功的不确定因素较大,企业需对产业整合、转型产品前景有明晰研判。而消费医疗规避了医保压力,且国家对中药的发展也提倡“治未病”,中药在治未病、调理、保健的消费医疗市场潜力大,且基本为自费市场,转型难度和风险较另外两个方向小。

  当前,在中老年人群医疗和保健需求日积增长、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驱动下,中药行业持续发展。一位公募基金人士也指出,在抗疫的背景下,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公众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也随之提高。其次,中药在“养生健体”方面的特殊理念也符合“以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中医药行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中药行业大有可为。

  谈及中药领域未来的投资机会,蔡明子认为,“由于各利好信息从临床从研发端、医疗服务端、中药材种植端、支付端、渠道端等方面全方面促进中医药板块健康发展,从长远看,中药创新药、中药OTC、中药配方颗粒、中医连锁具备较大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未来乐观向好

  疫情不改长期发展趋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蔡明子的眼中,医药行业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具有长期成长性。她提示投资者,投资要“耐得住寂寞”。

  在当前的疫情影响下,“吃药”行情是否还能延续?蔡明子对后市医药行业发展仅用两字形容“乐观”。她介绍道,“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整个医疗活动和大众的消费习惯都会恢复正常。无论是医院内还是医院外,医药成长股都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预计医药行情将有比较显著的改善。”从细分领域来看,重点可关注几个方向——消费医疗板块,包括医疗服务(尤其消费型服务)、中药(品牌OTC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小,且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推广成效明显)、零售药店(出行政策放开、四类药销售管控边际放松)、医美等细分板块。

  另外,从长期来看,蔡明子认为疫情并不改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她表示,按照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以及老龄化加深的趋势,医疗需求会持续增加,由此医药行业会充分受益,是长期的朝阳产业。

  老龄化带来医疗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我国医保基金本较为缺乏,由此我国目前加大医保控费力度,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而这一进程中,面对高价的进口原研药、进口器械,除了改变竞争规则外,大力发展国内创新药、器械才能实现更有效的控费,通过常态化医保谈判、集采,持续推进医药基金“腾笼换鸟”,净化市场环境、挤干价格水分,凸显技术劳务价值,让利于民。

  “由此,药品、器械的进口替代是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创新药、医疗器械是我们认为主要利好的子板块。除此之外,老龄化下医疗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医疗服务也是我们认为的主要利好子板块。”她表示。

(责任编辑:吴雨其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