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航 申请摘帽增资倒计时

2022-08-12 07:02:47 第一财经日报  陈姗姗

  去年12月,*ST海航(600221.SH),*ST基础(600515.SH)和*ST大集(000564.SZ)陆续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8月10日晚间,ST海航发布公告,披露了立案调查的结果。

  根据ST海航的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关联担保,定期报告重大遗漏等问题,对ST海航处以300万元罚款,对11名责任人员处以2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罚款。

  立案调查历史欠账

  根据公告披露的告知书,海航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海航集团-事业部/产业集团-单体公司”三层管理结构实际管理下属公司。在财务上施行全集团一体化、垂直化、三层式控制及管理:在资金上施行现金流一体化管理,资金由海航集团统一调拨。海航控股(600221)属于前述“单体公司”,在财务资金管控方面缺乏独立性,其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签署对外担保合同等,均在海航集团组织及操控下完成。由此导致海航控股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

  根据公告披露的处罚内容,证监会的这次行政处罚主要集中在2018年到2020年期间,也就是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之前。

  早在2021年年初,三家海航系上市公司就在公告破产重整的同一天,发布了“关于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情况”的公告,称经自查,发现公司存在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需关注资产等问题。

  根据当时的公告,三家公司都存在数额巨大的大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被占用资金、未披露担保金额总计超过1000亿元,其中*ST海航被占用资金就高达375亿元,而这些资金占用在此前并没有披露过。

  对此,三家公司也在年初披露了相关整改计划,通过债务转移、资本公积金差异化转增等方式,来解决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需承担责任的未披露担保、需关注的资产对上市公司造成的损失。

  事实上,上述整改计划,也分别是三家公司目前已经被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的一部分,而随着海航相关《重整计划》于去年底被法院裁定批准,上述违规问题已在逐步落实解决。

  根据ST海航的公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自查所涉事项已全部整改完毕。

  不过,证监会还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流程,对此前的违规问题进行了“立案”,以全面解决海航系上市公司历史上的规范治理欠账。

  而随着处罚告知书的下发,海航控股此前披露的原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等历史问题也将得到彻底化解。

  大股东将在摘帽后增资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控股之所以戴上ST的帽子,正是因为公司此前存在的原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未披露担保、需关注的资产等事项,因原关联方未能在一个月内解决上述问题,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而在立案调查结束后,公司就可以按规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摘帽申请。

  不过,根据ST海航不久前发布的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亏损超过119亿元,并且再度资不抵债。

  ST海航方面表示,如果公司在2022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依然为负值,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在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对于海航的高负债率如何解决,作为海航大股东的方大集团(000055)主席方威希望通过引进资金、注入资金的方式。

  在上月举行的海航半年工作会议上,方威在讲话中就曾透露,“方大现在想引进资金、注入资金,但首先要等上市公司以前违法违规的处理决定下来,我们才能定增,这是证券法的规定。”

  根据重整方案,海航航空板块的战略投资人辽宁方大集团,通过380亿元(外加30亿元的风险救助金)的最高出价,对航空板块实现绝对控股,其中不少资金将要通过增发的方式进入ST海航。而如果ST海航申请摘帽成功,也将为进一步获得增资铺平道路,从而改善资产结构,实现轻装上阵。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