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苹果即将推出新品的消息将沉寂已久的消费电子赛道彻底点燃。8月上旬,消费电子板块迎来涨停潮,多只龙头股一改颓势,进入反弹区间,估值不断修复。
多家券商机构指出,曾因宏观形势、疫情环境、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而下行的消费电子行业已有触底反弹势头。
中信证券在8月发布的一篇研报中进一步表示,“8月上旬,以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为代表的国产替代自主可控主题引领电子行业实现了较大涨幅。……预计后续电子行业将伴随产业需求的企稳回升迎来估值的渐进修复。”
消费电子行业修复的号角已经吹响。
8月26日,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之一的蓝思科技披露半年报。报告显示,期内蓝思科技录得总营收191.83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合计98.49亿元,环比增长5.51%;利润方面,第二季度蓝思科技扭亏为盈,录得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传统业务不断修复的同时,蓝思科技发力的VR/AR以及智能汽车领域,也逐渐浮现出了“长坡厚雪”的概貌。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蓝思科技的智能汽车业务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了五成增长。
相较于承压的一季报,蓝思科技的这份财报向外传递了一个讯号——蓝思科技的拐点已至。
“修复”
“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5.51%”“Q2归母净利1.07亿顺利扭亏”“经营性现金流34.18亿保持增长”……2022年中报,蓝思科技用一连串向好的财务数据一扫今年一季度的“阴霾”。
作为消费电子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蓝思科技在曾过去的三个季度内经历“艰难时刻”。
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海内外疫情、宏观环境、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不断加剧,连带着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下行区间。
整个2021年,强如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营收同比下滑幅度都已达到46%,诸多中游企业,自去年四季度开始也纷纷出现利润滑坡。
2022年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和经济波动影响,短期内消费者信心总体不强。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6.05亿台,同比下降7.52%。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11,850万台,同比下降11.43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7,890万台,同比下降1.87%;2022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较去年小幅下降3%。
行业低迷之际,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不过,逆境之中亦可寻得“真金”:穿透报表中代表着过去的营收、利润数字,一家企业的基本面和质地便凸显出来,成为衡量其未来成长空间的关键要素。
财报显示,尽管一季度业绩承压,但蓝思科技的负债水平以及手中现金流依旧健康,并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截止今年年中,蓝思科技手中的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仍有近百亿,“余粮”充足;负债率44.06%,较之消费电子行业平均的52%,还低了8个百分点。
蓝思科技的管理层多次对外发声,表示公司基本面没出问题,财务健康,业务和客户都没有问题,净利失速不过是着眼未来从长期经营出发所经历的阵痛。
寥寥数语,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除了行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外,蓝思科技如今的阵痛,也来源于企业的主动选择。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2008年,一本名为《滚雪球》的巴菲特自传横空出世,让全球投资者首次认识到股神“长坡厚雪”理论的魅力。十多年过去,时至今日,“滚雪球”的理论依旧被各个领域的资本玩家奉为圭臬。
将其类比到企业的经营之中,“长坡”指的是公司所处的赛道要有足够大的天花板,可以支撑企业长期增长;而“厚雪”则指强大的盈利能力,即充足的盈利空间。
“厚雪”固然让人垂涎,不过,在容易攀登的长坡早已所剩的当下,世间美景常在“险远”。这也意味着企业的登坡之路,阵痛常伴。
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至今,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倒逼着传统技术革新。与此同时,VR、AR以及智能汽车等新产品不断涌现,又对传统的配件企业提出新要求,催促着后者持续投入研发。
庞大的需求倒逼产业端,规模达万亿的“长坡”逐渐成型。沿着崎岖坎坷的“山路”,以蓝思科技为代表的消电企业们开始登攀。
从这一角度来看,外界对蓝思科技短期业绩存在的一些误解,便可豁然开朗。
“登坡”
登坡之路,名为研发。
“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
高端视窗防护玻璃王者之位坐了十多年,蓝思科技深知企业常青的密钥。
2021年财报显示,蓝思科技研发支出21.34亿元,同比大增48%,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中报进一步显示,蓝思科技半年研发支出13.25亿元,较2021年同期又增加了近三成。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各类创新成果需要一一落地。近两年间,蓝思科技有关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穿戴设备方面的产能建设也不断推进。
今年5月,蓝思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对外透露,“长沙(二)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的预计达产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现阶段项目进展顺利。
智能穿戴设备业务方面,2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蓝思科技表示,公司正持续参与各个客户的智能手表、AR/VR项目。其中,在AR业务方面,玻璃镜片的难度和挑战较大,价值也更高;在智能手表方面的需求会有所增长,公司需要提前布局扩大产能。
蓝思科技行动迅速,两个月后,蓝思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将“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由原15.15 亿增加至54.06亿,项目预计2024年底全部建成达产。
不断增加的研发、扩产投入背后,蓝思科技的思路明确:“只以一时论短长”的粗浅逻辑早已不适用于如今的消费电子行业,在保证现金流健康的前提下,投资研发,就是投资未来。
这样的长期主义思路早就有迹可循,
在5G技术与VR/AR技术火热的2019年,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曾公开表示,公司将不再局限于手机一个终端,“将来很多智能终端都可以用我们的产品,这将是蓝思科技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5G的应用与推广,蓝思科技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将得到很大的延伸与扩张。”
再往前追溯,在新能源汽车还停留在PPT阶段的2015年,蓝思科技就已经在筹谋相应的产品产线。
一连数年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坚持登攀,为蓝思科技带来“厚雪”。
“厚雪”
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219万辆,同比增长54%,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出货量419万辆,同比增长66.27%。
国内市场方面,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倍至59.3万辆,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4.5%。
下游的高景气度带动中游的“卖铲人”,财报数据显示,蓝思科技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营收也水涨船高,较去年同期涨幅约5成。
据了解,目前蓝思科技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核心一级供应商,并与宾利、保时捷、奔驰、现代等20多家汽车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具体业务方面,蓝思科技通过与客户共同围绕汽车智能驾驶舱及汽车结构件研发、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组件、B柱、其他智能座舱显示屏组件、车载装饰件、车身结构件、后视镜、导航仪等在内的诸多种类产品。
此外,蓝思科技还在新型汽车玻璃领域与客户共同进行创新研发和量产。
车载玻璃是智能汽车的重要组件之一,数据显示,车用防护盖板玻璃的用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亿片,并很快将突破2亿片的规模。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加深,汽车玻璃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用途——车载显示屏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有机构估算,以目前的智能汽车产量估算,车载显示屏和车载防护玻璃面积用量的市场空间,将是现在智能手机的两倍。
庞大的市场需求面前,抢先布局的蓝思科技有望将市场优势延续,这是其积累的“厚雪”之一。
至于“厚雪”的另一部分,则来自智能穿戴设备。2021年,全球AR/VR头显市场同比增长92.1%,出货量达到1120万台。据市场调研机构 WellsennXR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VR 硬件总出货量508万台,同比增长27%。
智能穿戴领域方兴未艾,留给蓝思科技的成长空间巨大。8月,有消息称苹果即将推出头显产品,并引发市场对VR/AR技术的新一轮讨论。
苹果下场如同一剂催化剂,行业内外有着共识——VR/AR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而蓝思科技作为智能终端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亦将受益于此。
如今的蓝思科技,正踏在两个重大技术变革的起点之上:其一,是可以类比智能手机的智能汽车革命;其二,是元宇宙等Web3.0概念引发的智能终端革命。
周期汹涌而至,蓝思科技的拐点来临,一幅“长坡厚雪”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