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明确,万亿医疗器械要嗨了?二季度末持仓处低位,机构看好这类公司

2022-09-06 15:37:52 和讯网 

  9月6日,医疗器械板块低开低走,跌幅居前。盘面上,康众医疗跌逾4%,爱博医疗、*ST和佳、翔宇医疗、拱东医疗等跌逾3%。

  消息面上,近日,国家医保局披露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其中对未来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方向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阐述。国家医保局明确后续集采主要针对的是成熟品种,创新器械尚难以实施集中带量采购方式。

  广发证券(000776)认为,中短期看,创新医疗(002173)器械集采压力得到缓和。长期看,当细分行业增长到一定体量后,集采降价趋势不变。未来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后的入院以及招标流程将更有效率,从而帮助相关企业更快实现商业化,扩展市场空间。

  带量采购政策明确

  国家医保局提出,正在研究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机制,强调在挂网时优化流程、及时响应、公开透明,旨在降低企业相关成本,助力新的医疗器械顺利参与市场交易。同时,将着力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既要反映产品价值和供求关系,也要综合考虑其同类医疗器械价格、临床疗效、健康收益和国际同类产品使用情况等因素,从而形成创新医疗器械的合理价格。

  国家医保局还明确,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对于创新医疗器械而言,由于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共有351个医疗器械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其中113家企业的134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表态给市场传达了积极信号,有望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国内企业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积极性。相关公司估值有望回归基本面,建议关注创新器械诸多赛道中具备渗透率低、国产化率低、治疗技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细分领域,以及各细分领域中的国产龙头。

  中信建投(601066)认为,在DRG、DIP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有望对于创新医疗器械予以单独考虑,有利于保障创新产品合理的生命周期和利润空间。

  东方证券(600958)认为,集采之外的标外市场是医保预留出的“无压制市场”,创新医疗器械大有可为。以人工关节为例,国内人工关节市场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报量占2020年使用量的90%。随着市场规模增长,2022年标外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超过30%,仍有空间。标外市场一般包括有条件的患者愿意付更高价格植入的新一代创新产品,也包括部分医患不认可中标品牌转为选择标外品牌,后者一般受到各地医保局支付标准、挑选标准限制,创新产品有望占据市场。

  抗原检测试剂贡献增量

  今年上半年,散发疫情扰动下,医药板块总体表现平稳,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体现出一定的抗疫需求和业绩韧性。

  但是,在医药板块内部存在明显分化。医疗服务如CXO板块、第三方检测以及医疗器械中抗疫相关板块呈现较高增长,原料药、化学制剂等子板块业绩增长相对稳健。

  兴业证券(601377)研报指出,2022年上半年医药板块各子行业(按申万三级行业分类)的表现,利润增速为:医疗服务>原料药>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医药商业>中成药>生物制药。

  在高基数下,医疗器械行业依旧处于高增长状态,新冠检测贡献增量是关键。根据西南证券(600369)统计,医疗器械板块95家样本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归属净利润519亿元,同比增长43.6%;实现毛利率60.6%,四费率19%,净利率35.9%,盈利能力在高位下继续提升。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和净利润由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放量而提速明显。二季度,因疫情影响和海外新冠检测需求下降,行业增速大幅放缓。今年二季度,医疗器械行业实现营收590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减少5.6%,单季度净利率28.5%,同比下降3.8%,盈利能力相较一季度大幅回落。

  西南证券指出,若剔除新冠检测试剂的干扰,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板块收入822亿元,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29.9%,基本延续一季度的下降幅度,由于疫情压制常规需求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导致板块承压,随着基数降低和以及疫情影响减弱,今年三季度器械板块内生经营情况有望逐步好转。

  持仓、估值均处低位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医药板块上半年表现较为疲弱,估值溢价已明显下降。同时,公募基金对医药行业的持仓仓位下降,处于历史低位。

  从所有公募基金的医药持仓情况来看,A股医药板块2022年中报的持仓比例为9.62%,环比下降1.54%,扣除医药基金后持仓4.50%,环比下降0.98%,医药整体为低配状态。

  就持仓行业分布来看,公募机构持有医疗器械593.22亿元,位居医药生物行业各二级行业中第二位;行业配置比例达到1.8%,较一季度末减少0.29%。

  截止8月1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16.65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末位,医疗器械板块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31.11%,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56.45%、14.54%。

  华安证券(600909)认为,展望未来,板块仍受益于全球医疗新基建政策,生物制药产业链扩产能,部分细分领域产业升级,国产替代加速。面临复杂环境,优选平台型企业、产品升级型企业和技术延伸性强的企业。

  浙商证券(601878)指出,短期看下半年疫情常态化手术量回弹带来收入高增长的高值耗材及医疗设备公司;长期看技术壁垒较高、竞争格局良好、持续创新迭代的创新器械平台型公司,推荐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微创医疗、奕瑞科技、南微医学(688029)、微创机器人(300024)、心脉医疗(688016)、微创电生理等;疫情周期性及国内检测常态化带来的相关试剂、第三方检测机会,推荐关注亚辉龙、圣湘生物等。

  西南证券认为,从今年器械公司财报季(7月1日-9月1日)表现来看,涨幅前10的标的平均涨幅28%,业绩驱动有6家,事件驱动4家,其中海外逻辑为主因的有6家,占比60%。涨幅前10标的的平均海外占比远高于跌幅前10(42%VS14%),器械出海逻辑得到市场重视。从器械上市公司来看,出海收入占比差异较大,分别为低值耗材(67%)、设备(27%)、IVD(24%)、高值耗材(9%),基于技术发展的水平和性价因素,目前国内出海以低值耗材、设备、IVD为主,也是器械出海投资关注的重点领域。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