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普门科技二季报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了94分。
近期以来,医药股在外围利空和政策预期的冲击下,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大幅下跌,CXO、医美等概念股首当其冲,狂泻不止,投资者风声鹤唳。8月以来,普门科技股价持续下挫,截至发稿已跌去21%。
生物医药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板块重挫之下市场分歧加大,抄底和斩仓“分庭抗礼”。作为SGI指数新医疗TOP10中位列第三的“大佬”,普门科技是否具备抄底价值?
图:普门科技和讯SGI指数综合评分,数据来自各季度财报
一、临床检验费狂飙17倍不止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逐步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由于起点低、发展晚,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时,行业还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以及海外竞争能力、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中低端逐步具备自供替代能力,但一些高端设备仍以进口为主,并且我国医疗器械在全球市场占比仅为两成左右。以普门科技为例,境外市场收入占比逐年走高,从2020年的14.27%上升到2021年的34.20%。
从业绩状况来看,普门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25.49%,实现归母净利润9950.02万元,同比增长20.72%,实现扣非净利润9344.18万元,同比增长35.33%。
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普门科技费用管控得当,销售费用增幅较低,不足20%,这在销售费用往往动辄猛增数倍的医疗企业中引人关注,但是受汇率变动影响,财务费用狂飙不止,涨幅高达279.88%。
从研发投入来看,普门科技研发总额较前期变化并不显著,2022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 9,189.26 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29.20%,但是研发投入强度不小,占营业收入的 20.56%,与上年度同期的 19.97%相比,略微增加 0.59 个百分点。
研发材料费涨价、产品注册费用增加,以及研发人员工资增长等因素,是驱使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普门科技检测试剂研发、临床验证和产品注册费用支出大幅增加。上半年产生相关费用 1,810.50 万元,较 2020 年同期增加 1,447.72 万元,其中临床检验费骤然飙涨,增长比例达 1715.17%,产品注册费增长比例也高达213.95%。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业内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随着行业内存在竞对关系的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才激励措施和力度加强,可能会带来业内核心技术人员流动加快的局面。
因此,普门科技也对外提及,因为公司总部位于深圳,目前深圳的房价房租以及上学就医对人才引进阻力不小,尤其是在工资收入与新一线差异缩小的背景下,如果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规模流失,将带来研究开发进程放缓或停滞的风险。
普门科技还要直面行业监管严格的挑战,对产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新条例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规定之细、处罚之重、监管之严达到空前力度。
今后,注册人必须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而且每个医疗器械将有唯一的“电子身份证”供溯源管理,普门科技如果不能有效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过硬的产品,可能会面临不断趋严、后果严重的监管整治。
二、集采“大戏”何时开幕?
因体外诊断市场较大,部分产品价格存在水分,加之医院服务价格改革,检验项目价格下调,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始“砍向”检验试剂。
体外诊断需求激增,医保基金压力凸显,部分领域技术成熟且厂家较多,在和讯SGI指数新医疗TOP10榜单中,不但排名第三、第四的普门科技、新产业两家医药企业大力布局体外诊断,而且位列第一的迈瑞医疗(300760)也是“重仓玩家”。
市场大,需求高,技术成熟,竞争充分,民生负担较重,体外诊断这些特性也都符合集中带量采购的落地标准。
另外,受疫情影响,以及目前国内老龄化加剧,鼓励诊断提前,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治疗打基础,国内体外诊断需求激增,医保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带量采购可以直接为医保减轻压力。
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医疗业务恢复缓慢,人力成本和防疫成本支出有增无减,资金压力将是多数医院运营面临的最大挑战。医院和政府为了控制成本,压缩医疗设备采购支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降低,有可能减缓普门科技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
虽然检验试剂存在专机专用、技术路径差异等问题,但这些都可以解决,检验试剂带量采购短期内复制推广难度较大,但长期来看可能大面积铺开。随着检验试剂领域的集采“大戏”开启,普门科技将何去何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