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监会和廉政公署出手!“唱高散货”8人被抓,还有人试图乘私人飞机离港被拦截…

2022-11-11 08:00:23 证券时报 

港股市场近年频现社交炒股群组,不少被视为“唱高散货”等骗局,而“唱高散货”属于操纵股票市场的手法之一。骗子利用不同方法将某上市公司的股价人为推高,然后高价抛售给其他投资者。

11月10日,香港证监会与廉政公署(简称“廉署”)在11月9日-10日采取联合行动,其间拘捕8名人士,该集团涉嫌通过由多间香港上市公司组成的复杂交叉持股网络进行“唱高散户”计划,涉及非法收益1.91亿港元。

“唱高散货”8人被抓

11月10日,香港证监会公布,与廉署在过去两日联合同行,其间拘捕8名“唱高散货”人士。证监会称,此次抓捕行动超过120名证监会人员和70名廉署人员,搜查共50处场所,包括香港上市公司及证监会持牌经纪行的办事处。

值得一提的是,8名被捕人员均是该利益集团的骨干成员,包括某上市公司的主席,以及两间经纪行的3名负责人员。

根据公告,此次涉及6家香港上市公司,作案手段则是利益团伙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推高股价,高位抛盘涉及非法收益1.91亿港元。

由于该事件仍在调查中,因此,对于涉及的具体上市公司香港证监会并未披露。

但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该事件或涉及2017年多家细价股“粉尘爆破”(指某个派系的庄家大爆破,系内控股的股价跌到粉碎)大跌相关幕后人士。

另外GEM上市的万成金属包装(08291.HK)今日发布公告,有监管机构11月9日进入公司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但未能发现公司于香港办事处的管理层。

另外,记者获悉,香港证监会在查案过程中,其中有一人在执法机构登门收集证据期间逃离,并试图乘坐私人飞机离港,但最终被拦截。

香港证监会称,在进行深入调查时初步发现该集团的可疑交易活动后,基于当中除涉及《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特定的市场失当行为外,还涉嫌触犯贪污罪刑,于是将此案转交给廉署跟进,继而展开联合行动。该集团涉嫌行贿经纪行负责人员及职员,协助配售股份进行“唱高散户”计划。

香港证监会法规执行部董事魏弘福表示,“打击社交媒体唱高散货计划一直且仍然是证监会其中一项首要执法工作。刚采取的执法行动向公众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就是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及高层人员以及证监会持牌经济人参与这些操纵性计划,绝不姑息,因为他们的失当行为损害到少数股东的权益和香港金融市场的声誉。”

副廉政专员兼执行处首长邱树春则表示,“涉及贪污的市场适当行为本质上较为复杂,廉署将继续与证监会保持紧密联系,维护香港的廉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而这并非孤例。今年9月30日,香港证监会对外发布,联合香港警方就多项涉嫌“唱高散货”的股票投资诈骗案展开联合调查后,向13名疑犯控以多项刑事罪行。香港证监会指出,当中5人被控串谋诈骗及串谋在涉及股票交易中使用具有欺诈或欺骗意图的计划,违反《证券及期货条例》相关条例,这5人当中的2人还与另外8名被告被加控洗钱罪。

案情显示,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期间,谭中维(前名谭思进)、谭思亮、郭伟良、许家进及陈佳申涉嫌与多名人士串谋利用多个代名人账户对目标股份进行挟仓(逼空),并将该等股份的股价推高。该集团其后涉嫌透过社交媒体平台诱使投资者买入该等股份,然后便大举抛售获利。当该集团找不到投资者接货时,目标股份的股价便大跌。

去年3月,香港证监会与警务处联合行动,代号“双壁行动”打击高唱散货集团,动用超过160名人员,搜查全港27个地点,以洗黑钱或诈骗罪名拘捕12人,且在行动前就冻结了63个证券账户,被冻结资产达8.6亿港元。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指,在所有查出的市场操纵案件中,一半都属于唱高散货个案。他表示现时难以估计涉及的受害人数和损失金额,同时也未交代具体涉案股份。

细价股炒作盛行

据记者了解,此次涉及的6家上市公司均为细价股。而在港股市场,一直存在一批“造壳”、“炒壳”的资本玩家,他们一起操纵股价,制造活跃的流通量来吸引散户注意,直到有足够的散户入场,庄家就开始大举“出货”获利了结,从而引起股价暴跌。

资深港股专家且担任某港股公司董事职位的张利向记者表示,在炒壳过程中,庄家对于时间有着严格细致的规划,交给哪个券商负责,何时推高股价,做高到多少价格,几时出货都要提前布局,因为这些都是关乎成本。坐庄是需要成本维护的,比如交易手续费,如果按照港股成交额的3.81‰计算,假设1天成交额1亿港元,一天手续费38万港元左右,一个月22个交易日,一个月手续费就是836万港元。当然,如果股权集中度高,那么坐庄成本就低,因为只需要很少的货就能将股价拉高,吸引散户进场。”

“坐庄股价屡见不鲜,有些失当行为要查证其实非常困难。”一位参与过壳交易的当事人王艺伟向记者表示,“港股较为宽松的制度,对于擅于玩弄资本的金主们来说确实友好,这些造壳、炒壳行为都很隐蔽。比如,坐庄某只股票,真实的控制人大多都是隐藏在层层关联账户或企业背后,资金来源更不会被曝光,所以擅用财技的大股东,利用配股、供股等融资工具时,均不会穿透到股票账户的实际控制人,这就是制度的漏洞。监管层可以修复制度漏洞,但不能因为打击这些壳交易,而收起所有的融资工具,不允许他们借壳,不允许他们配股、供股等,这样会损害到其他真正有需要的上市公司。”

2019年7月26日,港交所发布《有关借壳上市及其他壳股活动等咨询总结》,直指港股借壳上市盛行,投机炒壳行为已成为市场操控及内幕交易温床。

此外,港交所还全方位打击香港市场存在的“僵尸股”、“老千股”、“炒壳养壳”等顽疾。主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8个月内、创业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2个月内复牌,否则港交所有权予以除牌。

校对:杨立林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