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邮储银行:未来已来,远方不远

2022-11-18 18:16:21 新金融琅琊榜 微信号 

长期来看,邮储银行有望通过财富管理体系升级和中收跨越战略,依靠内生资本补充实现轻资本发展。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在40余家A股上市银行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个独一无二的标的。

从业务规模和网点分布来看,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有大行;从经营特色与市场估值来看,它更接近头部股份行。这使得邮储银行既有着国有大行的影响力与品牌优势,又兼具股份行的成长性与灵活性。

近年来,邮储银行坚定不移推进差异化、特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聚焦能力建设苦练内功,构筑可持续性的综合竞争优势,打牢持续发展的能力根基,业务经营稳中有进,不断释放成长潜力。

邮储银行经营业绩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738.49亿元,同比增长14.48%。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保持优良,不良贷款率仅为0.83%,居于行业优秀水平;拨备覆盖率404.47%,风险抵补水平充足。

今天的邮储银行,已然是一家高成长、高质量、高站位、高科技的国有大行。展望未来,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邮储银行堪称最具想象力也最值得期待的银行之一。

高成长:

跑出比肩股份行成长加速度

过去十年里,邮储银行的成长速度冠绝六大行,比肩头部股份行。

从资产规模来看,从2012年到2021年,邮储银行总资产从4.90万亿元增至12.59万亿元,累计增长157%,位列六大行之首,逼近同期招行、兴业的增长速度。

不仅是资产规模,从营收到盈利,邮储银行的成长性同样突出。2012到2021年,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从1267亿元,增长到了去年全年的3188亿元,累计增长152%;同期净利润从283.7亿元增长到了765.3亿元,累计增长170%。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错综复杂且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之下,邮储银行的这股高成长势头始终不减。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3.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3%,其中客户贷款总额超过7万亿元,达7.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1%,较上年末增加6,977.70亿元,同比多增426.75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幅,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738.49亿元,同比增长14.48%;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和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0.76%和13.90%,同比分别提高0.02个百分点和0.22个百分点。

这就是邮储银行:以国有大行的身姿,跑出了头部股份行的加速度。

高质量:

中收跨越战略稳步推进

谋划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金融业的鲜明特征之一。

对商业银行而言,唯有在中间业务上实现突破,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原因在于,中间业务具有资本占用少、风险小、客户粘性高、收益稳定性较强等特点,是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增强经营能力的有效途径。

依托近4万个营业网点、超6.5亿个人客户,邮储银行虽然中间业务起步晚,但发展快、空间大,也令市场充满期待。当前,邮储银行以中收跨越战略为着力点,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推进能力建设,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奋楫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邮储银行通过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和客户经营能力,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236.39亿元,同比增长40.3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达9.20%,同比提高2.13个百分点。

这背后,邮储银行的中间业务呈现全面开花之势,代理保险信用卡、理财、投行和交易银行等业务收入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其中,在贯彻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的基础上,邮储银行加快推进财富管理战略升级,持续深耕代理保险、基金等业务,推动AUM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代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47.17%。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AUM年新增超万亿元,达13.60万亿元。

与此同时,在信用卡方面,邮储银行加强商圈推广和运营,完善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带动客户和消费交易规模增长,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20.52%;在交易银行方面,积极推动数字供应链业务发展,丰富线上融资场景,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50.62%;在投资银行方面,积极拓展债券承分销业务,壮大银团贷款业务规模,发力资产证券化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33.44%。

干净的资产负债表、良好的风险管理以及优异的资产质量,不仅是邮储银行的核心标签,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支撑。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3%,居于行业优秀水平;拨备覆盖率404.47%,风险抵补水平充足。

高站位:

强化国有大行责任担当

2007年3月,邮储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

这意味着邮储银行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高站位。近年来,邮储银行牢记和践行“国之大者”,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深耕普惠金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发挥好国有大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和推动者,邮储银行长期深耕小微金融市场,持续深化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小微金融发展内生动力。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万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6%,居国有大行前列;线上化小微贷款产品余额1.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03%。

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邮储银行加速推进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3.77亿元;评定信用村36.20万个,评定信用户634.35万户。

同时,邮储银行精准聚焦“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等代表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目标客群,持续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提升信用贷款额度;依托“科创e贷”产品及科技产业链开发项目,为科创企业提供线上融资,“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贷款客户数超过2.30万户。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二十大报告的一大重点。邮储银行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和目标,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657.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11%;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绿色金融部等绿色金融机构19家。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作为既有百年历史积淀又朝气蓬勃的年轻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始终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邮储力量。

高科技:

业技融合加速数字化转型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在金融科技上不断发力,持续推进科技助推能力建设。

4月23日,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投产上线,为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打造的全新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通过使用通用服务器,进行云平台部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核心系统解决方案,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实践。

这标志着邮储银行核心科技能力的蝶变升级,为推动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目前,该系统已成功迁移近80%的客户,系统运行平稳,存款交易平均响应速度提升37.50%。

从三季报来看,到9月末,邮储银行已完成年度上线目标工程239个,其中企业手机银行、信贷反欺诈系统、金融市场电子化交易系统等42项重点工程全面投产上线。

在人工智能方面,“邮储大脑”图像识别功能应用于光伏贷、邮享贷等新场景,日均影像识别量超过41.67万笔;流程机器人(300024)(RPA)应用于理财参数维护、国际结算账户核对等20多个场景,业务笔数超2.28万笔。

在云计算方面,邮储银行持续优化云管理平台功能,推进容器化建设和应用微服务化,建立云原生的运维管控体系;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移动展业等201个系统实现私有云平台部署,云平台日交易量达到5.89亿笔,占交易总量的93.30%,云技术应用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水平。

在大数据方面,邮储银行大数据平台整合接入行内145个业务系统,全行数据资源实现统一接入、集中存储及高效加工;数据中台能力不断增强,累计上线178个数据服务内容,为营销管理、客户分析等9大分析场景提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邮储银行已启动集约化运营三年转型计划,按照“前台业务后台化、后台业务集中化、集中业务专业化、专业处理共享化、共享服务云端化”的方向,将前台业务上收集约运营,目前已开展零售信贷、托管业务、小企业集约化贷后管理等业务集约运营试点。

随着业务与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入,以及运营模式的日益革新,邮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渐入佳境,也为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

10月26日,邮储银行披露定增预案,计划向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45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按照定增方案,邮储银行定增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普通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和本次发行前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除息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值二者孰高者。由于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不参与认购,市场普遍预计邮储银行此次将引入市场化投资者,进一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或将溢价参与定增,无疑将展现新股东对于邮储银行长期发展的充分信心。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资本金的有力补充与新股东的引进,将为邮储银行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推动邮储银行零售和财富管理转型。长期来看,邮储银行有望通过财富管理体系升级和中收跨越战略,依靠内生资本补充实现轻资本发展。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时,银行业经营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经营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早前表示,我们深知这是一场爬坡过坎的“马拉松”,邮储银行要想成为一家优秀银行,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的发展,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未来已来,远方不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