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崔萌】12月初,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医疗系统随即迎来巨大挑战。面对感染人数激增,直面病毒的医护人员们也先后倒下。但凭借着守土有责、分秒必争的使命感,他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回到了属于他们的战场。
李太生,国家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同时也是2020年该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作为三年来一直与新冠病毒较量的顶级专家,他和他的同事们未雨绸缪、识变应变、积极献策。年近60岁的他也病倒了,但四天后,他又来到了分管病区,像三年前在武汉一样,坚持“医生的战场在病人的床旁”,会诊、查房。年轻的医护人员说,他在,我们心里有底。
2023年的第一天上午,李太生像往常一样逐床查房。一名66岁患者的家属一看见李太生,就向他竖起大拇指,感谢他对家人的救命之恩,这个还在插管的患者,虽然还不能说话,依然艰难地抱拳以示感谢。
北京协和医院冬奥病房,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承担重要医疗保障任务。为应对本轮疫情,它又承担起集中收治新冠重症患者的任务。2022年的最后一夜,当人们准备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一群人正在忙着为患者吸痰、换药、补液,时刻观察着每名患者的体征。他们每个人,几乎都已经阳过,谈不上痊愈,还是毅然地站在了患者面前。
ICU,重症医学科,听名字就知道非危重症是进不来的。年轻的护理团队在医生们的带领下,一刻不得闲。危重症患者多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监测、治疗,安静的屋子里充斥着滴滴哒哒的响声,所有人按照事先分工,一会儿各自忙碌,一会儿又齐心协力。他们不断调整着那些患者赖以生存的仪器,如IABP、CRRT、ECMO等等,还要按照计划,定时为这些患者翻身,实施俯卧位通气。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没有人注意到护士站醒目的电子钟,全都默默地在床旁忙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