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87.24、6.06、5.2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17.7%、6.2%。
公司是自主智能驾驶零部件行业龙头,新项目订单年化收入约200 亿元,在手订单充沛。受益于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域控产品升级带来的量价齐升,公司成长确定性强。预计2023-2024 归母净利润15.3 亿、21.2 亿,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51X、37X,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公司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24 亿元,同比增长36.2%,实现归母净利润6.06 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8 亿元,同比增长6.2%。
简评
2023 年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6 元,同比增长17.7%。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87.24、6.06、5.2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17.7%、6.2%。分业务看,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分别实现收入62.50、18.39、6.35亿元,占收入比分别为71.65%、21.07%、7.28%,同比-10.65、+5.67、+4.95pct。其中Q2 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7.41、2.77、2.3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17%、36.17%、25.23%,环比分别增长19.02%、-16.33%、-18.82%。
Q2 收入增长主要系核心客户销量反弹以及新项目放量所致。
2023Q2 公司核心客户一汽大众、长安自主、吉利自主、长城分别销售26.1、37.4、36.5、24.5 万辆,同比+3.83%、+38.28%、+26.83%、+33.62%,环比+19.18%,-5.79%,+13.21%,+43.31%,四大核心客户总计销售124.6 万辆,同比+25%,环比+12%。高算力驾驶域控制器客户理想Q2 实现销售8.65 万辆,同比+201.63%,环比+13.53%。随着2023 年下半年奇瑞eQ7 新车上市、理想和小鹏销量放量有望持续提振智能驾驶业务。
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利润端受域控控制器出货结构、人员薪酬、部分客户年降和汇率影响。2023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约20.65%,同比-3.33pct,其中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板块毛利率分别为19.62%、17.01%,同比分别-2.09、-11.19pct。Q2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29%、5.83%,同比分别-3.71、-0.28pct,环比分别-0.80、-2.45pct。
Q2 期间费用率14.38%,同环比分别-1.85、+0.26pct。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52%、2.24%、10.22%、0.39%。利润端承压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部分客户年降,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公司芯片成本,智能驾驶业务中低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和人员薪酬提升影响。
丰富产品线拓展新客户,持续强化内功并进军海外。(1)智能座舱方面,公司第三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奇瑞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配套量产,第四代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已获得多个项目订单,更多差异化座舱域控方案以及车身域控制器、AR HUD、电子后视镜等新产品陆续推出。(2)智能驾驶方面,公司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路特斯、上汽等众多客户的车型上配套量产,营收规模快速提升,更多轻量级、高性价比智能驾驶辅助方案获得多个项目定点,即将实现量产。(3)智能网联方面,蓝鲸系统、数字钥匙及软件服务产品持续迭代并获取更多项目订单;舱驾融合域控制器产品已获得项目定点。(4)组织变革方面,公司在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持续深化开展组织变革——昇龙计划,着重强化全方位的管理体系提升,通过体系优化、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提升管理效能。上半年,公司昇龙计划重点围绕供应链管理进行深度梳理,搭建集成化、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5)出海布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海外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欧洲公司第二工厂的产能逐步提升,3D 实验室建设有序开展,研发及服务配套进一步强化,新收购的天线测试和认证公司ATC 已融入公司经营体系。
投资建议
公司是自主智能驾驶零部件龙头,新项目订单年化收入约200 亿元,在手订单充沛。同时,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2023 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约10.73%,持续实现座舱域控制器和驾驶域控制器的升级换代,并于2023年1 月开发车身域控制器,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受益于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域控产品升级带来的量价齐升,公司成长确定性强。预计2023-2024 归母净利润15.3 亿、21.2 亿,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51X、3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行业景气不及预期。2020 年至今汽车消费需求受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预期转弱等因素影响较大,叠加产业链芯片等零部件环节供给偏紧冲击,行业供需两端波动较大。2022 年汽车购置税减征等稳增长政策刺激下,下半年行业呈现高景气,2023 年政策扶持退坡预期下,未来行业景气或存在波动。
2、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着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将加剧,公司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
3、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公司加速主机厂新客户拓展,考虑到车企新车型项目研发节奏波动,特定时间段内或存在项目定点周期波动;此外,公司新产能建设或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导致量产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