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收入业绩高增长,新能源赋能成效初显。公司发布23 年半年度报告,23H1 实现营收32.11 亿元,同比+38.35%,归母净利5.81 亿元,同比+41.85%,毛利率30.71%,同比-8.90pct,净利率18.78%,同比+0.75pct。23Q2 实现营收21.46 亿元,同/环比+60.53%/+101.52%,归母净利3.84 亿元,同/环比+66.49%/+95.45%,毛利率28.00%,同/环比-12.48pct/-8.15pct,净利率18.63%,同/环比+0.87pct/-0.44pct。
收入增长及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公司储能业务规模提升所致。
储能业务布局进入兑现期,产品布局完善助力公司全面发力。公司储能业务上半年交付规模达GWh 级别,实现营收9.87 亿元,已达去年全年两倍以上。公司依托在电力能源行业的综合优势及全产业链布局相继中标多个央企大订单,在手储备项目规模超5GWh。展望未来,公司明确“集中式共享储能+分布式用户侧储能”的双轮驱动战略,产品矩阵完善,产能已达3GWh,有望依托亿纬林洋10GWh 电芯工厂协同优势实现规模与盈利能力再提升。
布局TOPCon 发力高效电池制造,光储氢协同未来可期。①光伏电池:
公司投资20GWTOPCon 光伏电池项目,一期6GW 已于23 年7 月通线流片,产能与效率稳定爬坡有望贡献新增长。②光伏EPC 开发:截至23H1 末,公司项目储备超4GW,硅料下跌后地面电站建设进度与盈利能力有望提升。③氢能:公司全资子公司林洋创业与上海舜华新能源合资成立清耀(上海)新能源从事氢能开发。公司打造“电池片+组件+光储系统集成+氢能”的全产业链业态,光储氢一体化战略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致力于打造光储氢一体化领域龙头企业,预计2023-2025 年EPS 为0.55/0.76/0.98 元/股。考虑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3 年20 倍PE,对应合理价值11.05 元/股,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储能机制出台低预期;硅料降价低预期;新技术路线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