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归母净利润9.2 亿元,同比增长17.9%;扣非归母净利润7.3 亿元,同比增长10.4%。2023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 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归母净利润3.2 亿元,同比增长11.8%;扣非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17.7%。
前三季度盈利能力同比提升,费用率短期承压。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5.2%/7.8%,同比增长1.4/0.3pp,原材料高成本问题有所缓解,规模效应驱动盈利提升。费用端: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11.2%/1.3%,分别同比+0.3pp/+0.5pp/-0.09pp,其中研发费用率为3.3%,同比下降0.1pp。
国内传统行业景气度有望修复,北美市场份额期待进一步提升。公司工业电机聚焦石油石化、钢铁冶金、核电军工等行业,项目型市场主要靠资本开支需求拉动,年初以来国内传统行业景气度存在一定的复苏趋势,公司国内业务有望逐步修复。此外,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在北美市场再工业化的背景下,海外业务有望维持较高增长。公司于2018 年收购GE 墨西哥工厂,具备本土化生产能力,有望受益全球化发展打开海外业务增长空间。
新能源布局逐步完善,公司中长期有望稳健增长。公司大力拓展风光储氢等业务,“电机+变频+上位机+传感器+N”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渗透率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有望带来盈利水平稳定增长。具体来看,公司利用高压工业电机技术经验优势,强化商用车电机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位居国内领先水平,且商用车电机毛利率较乘用车更高。公司通过与牧原股份、深圳芊亿新能源合作,开拓大储及工商业储能系统集成,中短期有望快速放量,打造第三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172.5 亿元、196.8亿元、223 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1.4%/32.3%/21.4%。公司传统工业电机受益海内外需求共振有望迎业绩拐点,新兴产业在手订单饱满,支撑公司中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储能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影响海外营业收入的风险;海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波动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