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寒冬来了? IPO及再融资放缓 券商瞄准并购重组

2023-11-03 07:36:35 每日经济新闻 

“IPO和再融资阶段性放缓,确实对公司股权类投行业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家投行业务表现突出的券商近日向每经记者坦言道。而近日某大型投行一封内部信也在网络平台出圈,声称“这个寒冬周期估计会比较长”。

今年以来,IPO(首次公开募股)和再融资放缓明显,券商股权承销业务承压,尤其是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了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的政策后,今年9月券商股权承销更为冷清,IPO和再融资规模分别同比下降七成和六成。

做好中长期应对的心态看待本次政策调整,成为了业内共识,同时业内也在作一些积极应对。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每一次的放缓都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态势。在这个时间点上,积极去开拓市场,储备更多的项目,为下一个常态化周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每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IPO和再融资放缓,但市场仍然支持和鼓励其他细分领域,特别是并购重组和北交所业务。国金证券(600109)投行人士就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加大对并购重组业务的布局。

此外,记者还发现,多数券商认为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以及价值发现能力,是投行条线的未来发展趋势。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战略分析师卫以诺就向记者表示:“投行业务对内需要形成投行+投研+投资的多轮驱动,以投行业务作为接触企业客户的有效窗口,对接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财富管理需求。带来如经纪交易、资管业务、信用业务等深化合作,实现券商大机构业务的规模增长。”

9月IPO融资规模同比环比均降约七成

Wind(万得)数据显示,按上市日计算,今年前三季度,A股募集资金总额为9832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IPO融资规模3236亿元、同比下降33%;再融资规模6596亿元、同比下降17%。这与今年以来A股市场调整以及前期高基数有关,也与政策发挥调节作用关系紧密。

今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政策效果立竿见影,今年9月,A股IPO融资规模181亿元,同比下降71%、环比下降69%。再融资亦是如此,今年9月,A股再融资规模370亿元,再融资规模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62%。 因此,券商在股权承销方面,也深受影响。按照上市日计算,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600030)股权承销规模为1463.84亿元,也是唯一股权承销规模超千亿的券商,去年同期则有3家股权承销规模超过1000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601066),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股权承销规模787.43亿元和716.59亿元。另外,今年前三季度,股权承销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共有13家,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家。

值得关注的是,头部效应依然是券商投行最为显著的格局。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前十名券商股权承销规模占比超过75%。“注册制市场化竞争条件下,头部券商借助丰富的项目储备、高壁垒的品牌优势、更强的定价能力和承销能力,增长速度将在一定程度上领先同业。在IPO承销规模方面,2023年投行业务的头部化趋势愈加显著。”国金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仍有部分中型券商突出重围,跻身前十。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民生证券、中泰证券分别实现股权承销规模279.41亿元和133.29亿元,分别居于第7位和第10位。此外,国金证券也实现股权承销规模112.86亿元,居于行业第13位。

抓住并购重组机遇期来缓解投行业务压力

国金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向每经记者表示:“在目前这种市场环境下,也有新的业务机会。从过往经验看,IPO和再融资收紧甚至暂停的政策,往往出现在二级市场低迷、整体估值较低的时期,很多优质的上市公司价值会被低估,此时也是市场结构调整,并购业务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

“对于本次政策调整,我们拟采用的应对策略包括,对项目的方案作出适当调整,对于板块定位模糊的项目,发挥三道防线的拦截作用,暂缓申报或调整申报板块;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认真学习相关监管理念,并注重申报前向监管部门的咨询沟通;同时,加强现有项目的辅导和核查力度;除此之外,还会加大对并购重组业务的布局,引导客户在立足主业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张,优化资源配置,为下一轮经济复苏作准备。”上述人士进一步说道。

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战略分析师卫以诺也向记者分析称:“券商投行业务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对于实体企业服务覆盖私募股权投资、IPO、增发、兼并重组等全生命周期。虽然短期股权融资规模有所下滑,但债权融资业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北交所业务、境外上市业务等都有较大发展空间,鼓励投行业务产业链占比较高券商实现投行业务纵深发展,拉长中小企业陪伴服务周期。”

毫无疑问,不论是头部券商还是中小券商,都有机会抓住北交所扩容的机遇。此外,随着并购重组业务不断深化改革,券商未来也可通过抓住并购重组的机遇期,缓解投行业务压力。

每经记者注意到,今年8月18日,证监会在推出的资本市场系列利好政策中提到,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市场需求,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9月1日,证监会再发声,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

对重点新型行业分组增强价值发现能力

“注册制以来,股债承销总规模持续上升,行业集中度加剧。”民生证券投行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行需要深入分析发行人业务逻辑,将注册制下工作重心由“项目可批”向“企业可投”转移,投行要通过深入行业研究,基于对产业逻辑的深刻理解,挖掘优质上市资源。

“投行服务不能再局限于申报、过审、上市的通道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为行业专家、价值发现者,注册制业务周期明显前移,要抓小抓早,深化行业理解、聚焦价值发现,提早布局卡位。”前述民生证券投行人士继续说道。

确实如此,一方面,监管政策加强引导行业走出同质化竞争,转变行业“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执业方式,倒逼券商提升价值发现能力;另一方面,为提升对新业态未来价值判断的敏锐度,投行业务体系正在主动向“行业专业化”转型。

据国开证券研究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主要以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等新兴领域为主。为抓住新机遇,目前多数券商进行架构调整,以重点新型行业进行分组。

比如,申万宏源(000166)投行部设立了TMT、环保能源、金融、装备、地产基建、消费健康等行业组;国金证券投行设立了医疗健康事业部、新能源与汽车事业部等,其中医疗健康又细分为生物制药、西药、中药、疫苗等。加深各行业的深度理解、熟知对于相关领域客户业务特点,成为培养投行业务长期竞争力的共识。

记者从民生证券了解到,民生证券精耕细分领域及中小企业,打造特色投行。据悉,该公司更加聚焦信息数据与智能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军工、先进制造等行业的投行及协同业务。

进一步增强联动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注册制下,企业上市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更加市场化,但也同时要求投行提供全周期服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券商提出了“投资+投行+投研”的业务发展战略。

民生证券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投行、直投等业务条线正在逐步实现联动,券商可以贯穿企业生命周期、为公司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在投行业务规模获得突破的同时,其他业务条线的协同规模也会实现增长。

具体而言,投资部门注入“真金白银”支持优质企业的业务发展,投行部门投入强大的保荐业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IPO方案,辅导、保荐发行人上市。而研究院为投资决策、投行业务价值研究判断、发行定价等提供研究支持。

另外,国金证券投行人士也表示,在融资端面临收缩的趋势下,投行更应该强调协同能力建设,带动行业全链条收入。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三方联动。

“投行+投资”联动方面:全面注册制疏通投资退出环节,有望缩短券商私募股权/另类投资子公司参与项目投资的投资周期,提升业绩的确定性和收益率。同时,注册制下“保荐+跟投”制度赋予投行重资本属性,定价估值能力较强的券商将获取投资收益、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券商通过在一级市场与企业建立联系,将为投行业务与财富管理创造业务增量。

“投行+机构”联动方面:对于上市前的企业,投行与机构业务部门合作,可在成长期为企业提供政企对接、资源整合、财务顾问等业务,提前锁定客户资源。对于上市后企业,券商可为企业提供股票交易、大宗商品、衍生品、股票质押等机构业务,通过延长服务链条,增强客户黏性,为投行带来业务增量。

“投行+零售”联动方面:对于投行业务中累积的企业客户资源,投行可以为企业家等高净值客户提供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财富管理业务条线的服务。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