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周期!
讲了几年“鬼故事”的医药股,如今重回投资者视线,成为主流私募们竞相研究和配置的方向。
私募积极研究布局医药板块
Wind统计显示,A股医疗保健行业近10个交易日整体上涨9.63%,领跑十一个一级行业;将周期拉长到近60个交易日,医疗保健行业继续以6.41%的涨幅在全市场领跑,更是与能源成为唯二取得正收益的行业。新诺威(300765)、通化金马(000766)、常山药业(300255)等多只个股年内涨幅超过100%。
港股医药板块同样跑赢大市,联邦制药、信达生物等标杆公司今年表现不俗。正因如此,不少业内人士感慨,医药股又活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收益排名靠前的主观股票私募,多数都有运用衍生工具投资美股科技公司,还有一些通过投资A股和港股医药股取得了不俗超额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私募眼下都在积极布局医药板块投资机会。
华南大型私募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私募去年底就开始将医药板块列入重仓行业,仓位提升至20%,今年以来相关持股对其组合的贡献显著。
“最近我们投研在疯狂学习医药,过去几年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比较少,现在需要补课,很多人都看到了这块的机会。”上海某中型私募人士也称。
从大型医药ETF的份额变化,也可以看出各方对于这一板块的再度关注。经历去年底的下滑后,今年的基金份额大幅增长。
谈到近期医药板块走势向好的原因,德传医疗基金董事长姜广策指出,最主要还是医药板块经历了史上最长时间的调整期。从2020年中的行业最高点算起已经调整了3年,调整的空间史无前例,很多个股从高点下来跌了百分之七八十,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板块的市盈率处于历史分位数的低位。同时机构的配置比例也是降到历史低位,而便宜就是硬道理。“医药行业成长的逻辑并没改变,中国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只增不减,医药板块的半年报就已经显露出加快复苏的苗头了。”
创新药成重点关注方向
在医药行业里,创新药是很多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红筹投资在今年年初就曾提出,创新药领域会迎来政策压力缓释、行业竞争出清、产业成长增量的多重拐点。不同于2015~2020年第一波创新药浪潮中大量公司开发雷同靶点的情况,经过两年调整,创新药行业中,真正有全球创新能力的公司留存了下来。随着管线的进展,多个重磅产品有望未来2~3年在国内或者全球上市,一批适应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FIC(First in Class,首创药物)乃至全球BIC(Best in class,同类最优)新药即将出现,第二波创新药浪潮初现。
和谐汇一医疗创新基金经理施跃在最新月报中表示,此前医药反腐这一事件造成的恐慌大概率就是“最后一跌”,虽然短期仍会有一些反复,总体机会远大于风险。但行业整体普涨难度较大,子行业分化会比较严重,非常考验选股能力,主要看好方向之一就是创新药,这是唯一长、中期逻辑都比较顺且有板块效应的子行业,关注海外商业化成功的龙头,以及ADC、双抗平台龙头、未被满足的需求领域龙头公司等。此外,疫苗领域部分公司、产品有全球竞争力的器械龙头、CXO龙头等也是其关注方向。
南华基金也指出,医药板块是重点关注的板块之一,医药板块经过医疗反腐的影响,估值及机构持仓都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医保谈判趋于温和,国内药企创新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创新品种亦得到海外药企认可,业绩复苏的趋势或将加速,未来基本面的修复会延续。
姜广策也强调,医药行业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仍然看好,现在就是最好的配置时点。但现在医药板块的个股数量已经相当多,未来不可能再有齐涨共跌,资金会集中在局部概念和题材以及绩优股上。
“我们对医药股的选择标准就是概括为一句话:‘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我们希望公司的产品力足够强,能够有自己的定价权,创新程度高,这样才能破除内卷,所以总体上一直都是看好创新药赛道。港股的创新药里面有一批在地板上的黄金,他们的管线很有竞争力,仅仅是因为港股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导致他们被相当的低估,随着美国开始不再加息,如果港股市场有资金回流的话我认为这批股票有很大的翻倍甚至几倍的潜力。”姜广策指出。
从资金流向看,南下资金近期正持续加大对于港股医药股的配置。据Wind港股通行业资金流向变动数据,截至11月7日,Wind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近一周、近一个月南下资金净买入金额分别为34.87亿元和104.29亿元,在各行业中排名首位。此外,港股创新药ETF的基金份额自今年4月以来快速增长。
校对:陶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