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行业*房地产业:京沪房地产政策调整点评:京沪房地产信贷政策、普宅标准同步放松 市场信心有望提振带动成交复苏

2023-12-17 07:25:04 和讯  中银证券夏亦丰/许佳璐
  事件:
  12 月14 日,北京、上海先后发布购房新政,均涉及:1)下调首付比例;2)下调房贷利率下限;3)优化普宅认定标准。此外,北京还将房贷年限由目前最长25 年恢复至30 年。(政策原文见附录)核心观点
  【下调首付比例】
  北京政策变化:调整前为首套普宅35%、非普40%,二套普宅60%、非普80%;调整后首套统一下调至30%,二套下调为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50%、非城六区40%。
  上海政策变化:调整前为首套35%,二套普宅50%、非普宅70%;调整后首套下调至30%,二套下调为临港、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40%,其余地区50%。
  解读:最大的变化在于首付比例的下调,以及从原本以普宅、非普宅区分的差别化首付比例,变为按照核心区域划分。此前的首付比例是上海自2016 年3 月、北京自2017 年3 月为抑制投资投机需求、落实“房住不炒”定位所开始执行的调控措施,随着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继续执行当年的标准,或误伤部分真实的购房需求。此次下调最低首付比例,降低了居民购买住房的资金门槛,有利于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购买北京非城六区和上海“五大新城”+南北转型重点区域的住房首付比例略低,既符合城市功能和布局优化调整的要求,也考虑到不同区域的供需关系平衡问题,结合了实际供应情况,以促进职住平衡。北京、上海近几年的土地供应集中在新城和非主城区。2018-2022 年北京合计供应527 宗地块,其中城六区占比仅28%,其余大兴区占比29%、顺义区占比10%、通州区占比7%;同期上海合计供地1828 宗,临港所属的浦东新区占比27%、松江区占比13%、嘉定区占比10%、青浦区占比9%、奉贤区占比8%、金山区占比5%,以上区域合计占比高达79%。
  【下调房贷利率下限】
  北京政策变化:调整前的首、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为4.75%(LPR+55bp)、5.25%(LPR+105bp);调整后城六区首、二套为4.3%(LPR+10bp)、4.8%(LPR+60bp);非城六区首、二套为4.2%(LPR)、4.75%(LPR+55bp)。
  上海政策变化:调整前的首、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为4.55%(LPR+35bp)、5.25%(LPR+105bp);调整后首套为4.1%(LPR-10bp),二套临港、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为4.4%(LPR+20bp),其余地区为4.5%(LPR+30bp)。
  解读: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打开了房贷实际利率的下行空间,首套房贷利率或将趋近于2016 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11 月一线城市首、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4.38%、4.88%。从历史数据来看,北京、上海2016 年房贷利率处于较低的区间,北京2016 年各月首套房贷利率在4.11~4.25%,二套房在5.39~5.43%;上海首套房在4.22~4.41%,二套房在5.25~5.41%。此次房贷利率下限大幅下调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已经接近房贷利率历史最低水平,二套房贷利率下限基本下调至调整前首套房的房贷利率下限水平。北京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加点数自2019 年10 月至今首次调整,上海则是自2021 年7 月至今首次调整。调整之后,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和上海的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都突破了5 年期以上LPR,降至LPR-10bp,北京也大幅下调,但仍较其他三个一线城市高10~20bp。同时,北京、上海的房贷利率政策都不同程度向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区域倾斜。
  【优化普宅认定标准】
  北京政策变化:调整前,1)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1.0;2)单套住宅建面≤140 平;3)单价或总价不超过最高限制:5 环内为单价39600 元/平、总价468 万元;5-6 环为单价31680 元/平、总价374 万元;6 环外为单价23760 元/平,总价281 万元。单价、总价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可。调整后,1)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1.0;2)单套住宅建面≤144 平;3)单价不超过最高限制:5 环内成交价8.5 万元/平、5-6 环成交价6.5 万元/平、6 环外成交价4.5 万元/平。
  上海政策变化:调整前,1)房屋类型:五层以上(含五层)的多高层住房,不足五层的老式、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2)成交价格:
  内环以内≤450 万元/套,内外环之间≤310 万元/套,外环以外≤230 万元/套;3)建筑面积:单套建面≤140 平。调整后,1)五层以上(含五层)的多高层住房,及不足五层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等;2)单套住房建面≤144 平。
  解读:北京和上海原普宅认定标准均制定于2014 年,经过了房价的上涨后,沿用了9 年的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已不适用当前形势,应适时调整。根据中指院的数据,2022 年北京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六环外新房成交总价均值分别为914、610、395 万元,明显高于原普宅标准线。此次调整后5 环内、5-6 环、6 环外,建面144 平的住宅,总价上限分别可以提升至1224、936、648 万元。
  1)对比北京和上海的新老标准,最大的变化在于价格。北京不仅各环线的单价上限相比之前均明显提高,且不受总价上限限制,可以更多惠及‘卖跇f小买大’的改善型需求。而上海则是直接取消了价格的限制,政策力度更大。2)根据我们的预测,执行新政后,普宅销售占比或从4 成提升至7-8 成。根据中指院的数据,北京2023 年1-7 月住宅成交总价在500 万元以下的占比42%,500-1000万元的产品占比41%,1000 万元以上的占比17%。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北京普宅销售套数的占比或从不到4 成提升至7-8 成左右。而上海2023 年1-10 月144 平以下的住宅销售套数占比为88%,也就是说未来普宅销售占比可能提升至超过8 成。而此次政策前,根据上海房管局的数据计算,2023 年1 月1 日-12 月13 日住宅销售套数中普宅占比为43%(内环以内占比1%,内外环间占比15%,外环以外占比50%)。3)普宅认定标准调整后,在二手房交易中,主要涉及增值税。根据规定,北京出售购入满2 年的普宅,免征增值税,非普宅差额征收增值税,税率为5%;上海出售购入满5 年的普宅,免征增值税,非普宅差额征收增值税。
  【延长房贷年限】
  此外,北京还取消了之前房价过快上行阶段对房贷年限的从严管控,由目前最长25 年恢复至30 年。这是自2017 年3 月17 日暂停发放期限25 年期以上的房贷后的首次放松。相比之下,上海房贷年限此次未调整,仍为最长30 年。以总价1000 万元的首套房为例,在当前政策下,最低首付比例为30%、房贷利率4.3%(城六区),期限从25 年延长至30 年,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月供可以减少3477 元,减轻每月还款压力,释放消费潜力,不过房贷期限从25 年延长至30 年,将增加104 万元的利息总额。
  【政策效果预判】
  北京和上海在“认房不认贷”后的政策效果仅持续一个月,12 月以来新房二手房日均成交量环比均下行,且基本回落至市场较为低迷的8 月的水平。北京在9 月1 日开始执行“认房不认贷”后,9 月当月新房、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分别为196、475 套,环比8 月分别大幅增长48%、34%,但政策效果仅持续1 个月,10 月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均出现下跌,在12 月1 日-13 日,新房日均成交量已回落至118 套,环比下降20%,甚至低于了8 月市场低迷时期的成交量(日均133 套),二手房日均成交量环比下降15%至356套,与8 月基本持平。而上海在9 月1 日开始执行“认房不认贷”后,9 月当月新房日均成交量为371 套,环比增长10%, 10 月新房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均下跌,12 月1 日-13 日新房、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分别下降至303、456 套。
  我们认为,短期京沪政策效果应该能有明显效果,同时基于城市基本面更好、政策超6 年未调整过等因素,预期持续时间与深圳相比更久一些,但中长期看,居民对收入和房价预期的扭转才能使宽松政策起到更好的叠加效用。我们参考深圳11 月22 日二套首付比例下调、普宅认定标准调整后的房地产市场走势,新房成交量未见好转;二手房成交量提升、在售房源持续走高、房价在政策两周后出现回升。11 月1 日-21 日深圳新房、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分别为95、103 套,11 月22 日-12 月13 日分别为70、110 套,新房成交量下降26%,新房未见明显提振,政策后的日均成交量与8-9 月基本持平;而二手房成交量提升7%,处于8 月以来的最高位水平。二手房在售房源持续走高,新政前(11 月20 日)约5.79 万套,新政后持续走高至当前的5.93 万套(12 月11 日)。从价格来看,深圳新政出台之初,二手房房价持续下降两周,在第49 周(12 月4-10 日)终结了连续7 周的下行,回升至56776 元/平。
  我们认为,北京和上海的市场相对具备韧性,此次政策调整力度也更大,预计政策对市场的带动作用将好于深圳,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仍待观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此次京沪购房政策同步调整,力度较大,向市场传递出了利好信号。一线城市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战场,其市场表现及政策动向对于整个楼市发展的风向标意义突出,本次新政叠加之此前广深的政策,将对整体房地产市场信心的重塑和预期回升具有积极作用。
  现阶段我们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中央与地方政策宽松预期下,地产板块或迎来较大的beta 行情,其中基本面相对稳健、有一定成长性的标的: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华润置地、建发国际集团、越秀地产、绿城中国、华发股份、滨江集团;底部回升、弹性较大的公司:金地集团、龙湖集团;2)在一线城市有城市更新业务布局的房企:中华企业、光明地产、中交地产、城建发展、天健集团。
  风险提示
  房地产调控升级;销售超预期下行;融资收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