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行业*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度策略:新“产品为王”时代 2024年创新产品放量或超预期

2023-12-29 15:35:07 和讯  中银证券刘恩阳/梁端玉
整体来说,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当下处于历史底部,一方面,行业整体风险已经基本出清,过去对行业影响较大的政策如集采、反腐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小,风险可控;另一方面,医药行业的成长性依然很好,随着老龄化、很多新技术的突破,行业很多没解决的临床问题得到解决,未来这些新兴领域有望快速成长。从方向上来,我们看好创新,在当下的环境下,我们认为无论是产业端还是临床端,对创新产品的需求都非常大,创新产品的放量有望超出市场预期,2024 年有望成为创新产品兑现元年。
支撑评级的要点
1、一方面,从风险角度,医药行业正在发生积极的边际变化,风险正在逐步减弱。
过去3 年医药板块调整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伴随医保压力越来越大,政策控费的力度确实超出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医药行业过去还是存在较多重复竞争、企业创新力不足的情况。然而,站在当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发生边际变化,过去对行业影响比较大的政策如集采、创新药谈判、医疗反腐等,政策的边际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如集采本身,目前绝大多数大品种已经集采完毕,且集采规则也愈发合理,这对业绩端的影响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不少企业通过积极的转型,新产品已经开始逐步上市,我们相信这都会给企业未来带来不小的业绩增量;再比如近期的医疗反腐,目前也逐步开始出现纠偏的迹象,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风险正在逐步减弱。
2、另一方面,从收益角度,行业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预计逐步在业绩端体现。
医药行业不缺需求,尤其是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从人口出生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出生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1963 年,达到3000 万人,此后近10 年时间,每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500 万,而1963 年的出生人口已在2023 年底达到60 岁,伴随着新生儿出生的下降,老龄化会带来很大的就诊需求,并且更重要是,老龄化可能会带来疾病谱的变化,我们认为“衰老性疾病”的机会非常值得关注、如创新器械中结构性心脏病、骨科、内窥镜、电生理等、创新药板块中带状疱疹预防,减肥药、肿瘤药、眼科用药等领域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且伴随进口替代、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预计业绩端也会逐步体现。且随着集采及医药反腐进入后半程,龙头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从销售端到产品的创新端,都会逐步体现,行业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
3、2024 年看好创新药和创新器械的机会。一方面,医药生物行业的投融资高峰位于2018/2019 年,很多融资后的创新产品经过4-5 年的培育,也逐步开始进入收获期,2024 年有望上市/销售放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越来越多创新产品做到同类最佳,出海的道路也越来越顺。于此同时,我们认为临床端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后集采时代,临床端也需要新的创新品种,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判断,未来创新品种的放量速度或超出市场的预期。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创新的投资机会,具体而言,创新药领域,我们看好24 年进入兑现或者放量阶段的公司,如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三生国健、迈威生物、康辰药业、奥赛康、京新药业等,创新器械领域,我们看好为满足临床需求且进入快速放量阶段的创新产品:如佰仁医疗、三友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安杰思、南微医学、开立医疗、微电生理、亚辉龙等。
其他方面,我们看好CXO:药明康德、阳光诺和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海吉亚、三星医疗等;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九芝堂、天士力等;原料药:仙琚制药、司太立、普洛药业等;疫苗:百克生物、智飞生物、康熙诺等;零售药店:健之佳、大参林、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与投资相关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