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耕电池新能源领域多年,为全球客户提供新能源解决方案与服务。
公司成立于2011 年,前身是ATL 新能源科技的动力电池部门,其管理层团队从事锂电池领域多年,实战经验丰富。公司布局电池材料、电池系统及电池回收等各产业链,专注能源替代。截至2022 年,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六年全球排名第一,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稳居行业首位。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在电池性能的能量、寿命、快充和安全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其中,麒麟电池采用首创的CTP 高效成组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达到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领先市场。目前,公司已成功实现海外动力电池客户的大规模量产交付,2023 年上半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36.8%,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储能业务极速放量,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储能产品在安全性、长寿命等方面行业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大型重要储能项目。基于长寿命电芯和液冷CTP 电箱技术,已成功推出储能系统EnerC 和储能电柜EnerOne 等产品,实现大批量出货。2022 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场份额达43.4%,同比提升5.1 个百分点。
新产品陆续发布,扩大差异化优势。公司产品技术持续创新升级,动力电池方面,推出M3P 多元磷酸盐电池、凝聚态电池等产品,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储能电池方面,推出户外系统EnerOnePlus 和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提升储能系统效率、响应速度和安全性。另外,公司于2023 年8 月发布首款4C 超充电池产品,续航、安全等多方面性能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28.61/5111.70/ 6271.6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28.55/ 556.48/ 693.95 亿元,对应EPS 为9.74/12.65/15.78 元,对应PE 为15x/12x/9x,行业平均PE 为29x/18x/13x ,公司PE 低于行业平均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市场份额下降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