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核电审批回归常态化 设备厂商或率先受益

2024-01-12 14:35:49 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在政策、技术、需求等多方推动下,核电审批逐步回归常态化,预计24-25年核电审批数量将在8台机组左右,设备厂商或率先受益,建议关注核电主设备、铸锻件、阀门、乏燃料处理等设备环节。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核电具备清洁能源和基荷能源双重属性,或在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核电电力过程环境友好、低碳环保,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核电贡献了约一半的低碳电力,已成为世界清洁能源的主力军,且核电稳定高效,具备基荷能源特征。绿色电力转型一方面需要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一方面需要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核电有望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稳定基荷的作用。

行业驱动因素逐渐积累,核电审批回归常态化。

技术迭代有望增强核电的综合竞争力,拓宽其下游的应用场景。随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应用,以及第四代技术的验证落地,核电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性等发展要素或得到持续改善。在技术成熟+需求牵引下,政策对核电发展的指引逐渐积极,核电审批回归常态化,迈向积极安全有序的发展阶段。

核电设备具备较高护城河,龙头企业有望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核电设备厂商存在技术、资质、资金多重壁垒,行业准入门槛高,且供应存在一定粘性,看好具备较高确定性和弹性的设备环节。

一方面,核电主设备价值量大,与核元件直接接触,技术、资质壁垒更高,盈利水平好,行业格局较优,是核电设备受益确定性较强的环节,此外铸锻件为核电设备重要零部件,交付时间较早有望率先受益。另一方面,核电阀门虽然属于配件,价值量较低,但对于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行具备重要意义,核电阀门细分品类众多,企业存在一定的错位竞争态势,且属于核电业务潜在弹性较大的环节。

乏燃料处理问题日益迫切,关注先行布局的设备厂商。

乏燃料处理为核电后置周期,我国发展相对滞后,设备国产化空间较大。在乏燃料累积量不断增加,堆内水池逐渐满容,而后处理技术仍待突破的情况下,乏燃料堆外贮存迫切性增强,储运设备不断取得国产化首台套突破,或是乏燃料处理中先行受益的设备环节。

政策指引下我国乏燃料处理走闭式循环道路,后处理技术是闭式循环的关键环节,随着后处理技术的逐渐成熟,长期看Purex专用设备和配套的阀门和智能化设备或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风险

核电站审批不及预期;核安全事件;资质续期风险;项目建设和收入确认节奏不及预期;乏燃料处理进展不及预期及技术路线风险。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