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央行降准利好银行负债成本改善-股票频道-和讯网

央行降准利好银行负债成本改善

2024-01-25 18:40:02 自选股写手 

快讯摘要

快讯正文

【超预期!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利好银行负债成本改善】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1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这一降准的时点和步长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在财政政策加力背景下,去年第四季度政府债发行量大增,导致银行间流动性受到压力,同时财政存款逐渐进入支出区间,加上去年12月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PSL)落地,流动性压力得到了一定缓解。因此,当前的流动性压力总体可控,所以这次降准略超出了市场预期。同时,自2022年以来,央行的降准步长都是25个基点,而这次却是50个基点,也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对这次降准有什么理解呢?首先,从表面上看,降准主要是为了对冲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2-3月份的MLF到期量较大,总计达到9800亿元,与释放的1万亿元流动性较为吻合。同时,考虑到降准的时点临近过年,也是对资金面的一种呵护。其次,从更深层次上来看,我们认为这次降准通过改善银行的负债成本,进一步扩大了货币政策的空间。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更倾向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OMO)和超额续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来维护银行间的流动性稳定。考虑到当前1年期MLF的价格稳定在2.5%,而上市银行的负债成本率基本低于这一水平,因此边际上抬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给净息差的稳定带来了压力。我们认为当前银行的净息差处于较低水平且仍有下行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包括降息在内的货币政策的步伐。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和偿还到期的MLF,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负债成本,保护银行的净息差,并为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空间。 此外,这次降准也具有较强的信号意义,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在去年第四季度的降准和今年1月份的降息预期都落空之后,市场对货币政策力度的感知偏向“克制”,这在经济增长仍然面临压力的情况下,不利于市场信心的修复。这次超出市场预期的降准,对于改善市场预期具有积极意义,也有望提振市场对财政政策力度的预期,如专项债发行和重大项目建设等。 对于上市银行来说,这次降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考虑到当前监管层对信贷增量和投放节奏的引导,以及我们对这次降准直接用途的理解,我们倾向于认为降准更多地起到了改善负债成本的作用。根据去年第三季度的银行存款规模和到期MLF的利率水平,静态测算显示,降准将分别对银行的负债成本和净息差产生0.44个基点和0.48个基点的改善效果,其中国有银行和农商行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此次降准之后,我们不排除后续贷款降息的可能性。一方面,潘行长在发布会上提到,2023年11、12月将降低存款利率,并调降农村和小微企业再贷款、再贴现利率25个基点,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释放出贷款可能降息的信号。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次降准有望边际上改善银行的负债成本和净息差,为包括降息在内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空间。此外,从之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关注明显提升,而当前国内的通胀数据仍低于预期,实体部门资金成本的改善幅度可能小于贷款利率的变化。 展望2024年,银行的经营基本面有望筑底。我们应该关注的是,银行业风险确认后的处置力度、新发贷款利率的拐点、全社会各部门债务成本的压降(包括居民按揭、政府化债和LPR的调降)后,银行的净息差将筑底。而2024年财政将更早地发力稳定经济预期,我们继续看好银行股的表现。目前,建议关注高股息策略的国有大行,如农业银行(601288)、交通银行工商银行等;还有低估值、基本面优异或有边际改善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江苏银行(600919)、渝农商行、南京银行(601009)、苏州银行(002966)等。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假设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测算结果。【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