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策略:产业链价格触底,出海是亮点
从2023 年四季度业绩看,光伏辅材、逆变器相关公司业绩韧性较强,后续延伸能力有望进一步得到体现;出海进一步扩张是未来增量,这里面包括优势电力设备相关公司。重申光伏将率先确认中周期底部,新能源汽车更应关注终端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观点:
1)去库存持续,出口是亮点。从中游看,12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77.7GWh,环比下降11.4%;动力电池销量为72.1GWh,环比增长5.9%。12 月动力电池产量环比下降、销量环比增速不及电动车销量增速(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19.1 万辆,环比+16.1%),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去库存/降库存。2023 年我国汽车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177.3 万辆,增长67.1%。
2)比亚迪智能化全面升级。比亚迪发布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通过璇玑智能化架构打通电动化与智能化。
光伏产业链核心观点:中期底部将很快到来
1)重视龙头公司变化,新技术、出海、辅材(+储能)是弹性方向。
a)钧达股份筹划发行H 股股票,广积粮,备战出海。b)通灵股份发布2023 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1.9-2.15 亿元,同比增长64.21%-85.81%;2023 年四季度净利润0.45-0.70 亿元,同比增长109.69%-226.69%;充分了公司在光伏接线盒等辅材方面的业绩韧性;未来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延伸能力。
2)产业链价格已经触底,结构性机会将会呈现。中核集团组件招标(容量8GW)均价公布,29 家企业参与标段一(p 型),投标平均单价在0.817-0.92 元/W,平均为0.862 元/W;30 家企业参与标段三(n 型),投标平均单价在0.858-0.9755 元/W,平均为0.9175 元/W。产业链出现结构性供需失衡,P 型硅片出现供需紧俏现象;电池片P 型价格小幅上升。
风电产业链核心观点:继续布局海风、海外,短期零部件逻辑更好。
1)广西第一个海风项目即将并网,深远海风工作启动。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 场址于2023 年12 月首根220KV 海缆敷设完成,首批机组预计将在春节前并网。
2)广西海风共规划23.5GW,未来将成为海风建设大省。
周观点:
(一)新能源汽车:12 月电动车销量同环比高增、动力电池产销因去库产销增速放缓,比亚迪发布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12 月电动车销量同环比高增,动力电池受去库影响产销增速放缓。从下游看,12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19.1 万辆,环比+16.1%,同比增长46.4%,市场占有率达到37.7%。从中游看,12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77.7GWh,环比下降11.4%,同比增长48.1%;动力电池销量为72.1GWh,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38.2%。12 月动力电池产量环比下降、销量同环比增速不及电动车销量增速,主要原因在于12 月锂价下调下行业去库存/降库存。
比亚迪发布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全新战略,通过璇玑智能化架构打通电动化与智能化。比亚迪提出整车智能概念,将璇玑智能化架构作为中央大脑,来集成易四方、云辇、DMO、e 平台、三电、底盘、车身、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电动智能化技术。璇玑AI 大模型具备行业第一的海量数据,行业领先的算力,将加速汽车自主学习和持续进化。
全新DiLink 智能座舱平台跑分到300 万,全新DiPilot 智能驾驶平台算力达到600TOPs,未来比亚迪将全球首搭1000T、2000T 舱驾一体高算力芯片。
产业链受益标的:
1)长期看历史性中周期底部大机会:特斯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华友钴业、恩捷股份等。
2)中期看技术变革及海外市场的机会:璞泰来、新宙邦、天赐材料、科达利、鼎胜新材等。
3)短期看结构性机会:华为、小米等终端创新;中上游周期性波动(碳酸锂等)等。
(二)光伏:迈入N 型新时代,重视辅材、新技术、出海光伏迈入N 型时代,追求极致技术。2023 年年末N 型产品占比超50%,部分硅片厂商N 型比例已超70%-80%,其中TOPCon 在N 型中产量占比或将超过84%。内卷氛围下,各家或将放缓TOPCon 产能投资,2024 年头部企业或将先后开启GW 级别HJT 产线,随着产能规模提升、参与企业数增加、技术优化走向量产,XBC、HJT 降本增效进程加速,晶硅终极技术呼之欲出,重视HJT、XBC 产业预期的转变。
供需格局较好、报价与盈利见底较早的辅材将迎来反转。辅材报价与盈利中枢的影响因素不同,受主产业链格局、盈利影响较深的辅材环节单价与盈利同步快速下滑;受上游原材料、光伏需求影响较深的辅材环节盈利底已经出现,随着2024 年年初主产业链报价见底+原材料报价接近底部,售价与盈利有望率先企稳回升。重视光伏胶膜、光伏玻璃等辅材原材料报价、售价、盈利的企稳回升,基本面有望率先完成筑底,走向反转。
海外本土产能诉求持续增强,出海大势所趋。海外对本土产能诉求持续增强,数次树立壁垒无果,叠加优质的本土制造商极度缺失,导致供需持续错配,海外供应链不完备+生产材料成本过高持续限制我国企业出海,但是随着海外本土产能扶持力度提升+贸易壁垒提高+部分辅材出海成功,出海之路正在持续走通,领先制造出海是必然的。随着海外顶层政策、政治设计的明确,有较多行业已经打好样,率先迈出了出海这一步。当前东南亚光伏产能规模可观,辅材产能持续补齐,2024 年沙特、印度、美国等国家产能建设或将提速,重视出海线带来的投资机会。
产业链受益标的:
1)核心成长:隆基、通威、晶科、晶澳、阿特斯、中环、天合、阳光等。
2)辅材:福斯特、欧晶、明冠、宇邦新材、通灵股份、帝科股份等。
3)新成长:爱旭股份、钧达股份、异质结、钙钛矿产业链等。
(三)风电:广西海风规划历经多年获批,未来将成为海风建设大省广西海上风电规划历经多年获批。
1)2012 年5 月,广西发改委启动广西海上风电场规划工作,于2015年6 月编制完成了《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阶段性成果),并通过广西区发改委组织的阶段性成果验收,后因受多重因素影响,广西海上风电前期工作暂缓推进。
2)2020 年1 月,广西发改委牵头编制完成《广西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21-2030 年)》(征求意见稿),后根据各相关单位反馈意见,广西院编制完成《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预审稿)。
3)2020 年6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对《规划》(预审稿)进行技术预评审,经广西院补充完善后形成《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送审稿)。
4)2020 年9 月,水电总院在南宁主持召开了《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送审稿)技术评审会议,并形成规划评审意见,广西院对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和完善后形成《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审后修编)及《广西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审后修编)。
5)2021 年11 月1 日,广西海上风电规划正式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标志全区海上风电由规划阶段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国家能源局先期批复全区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7.5GW,其中省管海域内全部4 个场址共1.8GW,要求力争2025 年前全部建成并网;国管海域择优选择5.7GW 开展前期工作,要求力争到2025 年底建成并网1.2GW。
广西海上风电共规划23.5GW。
根据《广西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批稿)》,广西海上风电共规划A、C、F、L、M、N、P、Q、R 共9 个海上风电区域,总体上按照近海单个项目装机容量30-70 万千瓦、远海单个项目50-160 万千瓦对各区域进行细分(部分项目规模按场址大小确定),共划分A-R 共28 个海上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23.5GW。巨大规划容量将为广西后续海上风电开发奠定基础。
广西第一个海风项目即将并网,深远海海上风电工作启动。
1)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 场址于2023 年12 月首根220KV 海缆敷设完成
首批机组预计将在春节前并网,预计2024 年实现全容量并网。此外,钦州海风项目、防城港示范项目F 场址陆续启动准备工作,将逐步实现建设并网。
2)广西在积极推进第一批风电项目建设的同时启动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为其长远发展做准备。2023 年9 月8 日,广西发布深远海海上风电标段Ⅰ、标段Ⅱ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深远海海上风电整体航道及通航条件影响分析论证咨询服务招标公告,根据公告广西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L 场址(L1、L2)、M 场址(M1、M2、M3、M4、M5、M7、M8)、N 场址(N1、N2、N3、N34、N4、N51、N52)、P 场址,总共容量13.4GW;此次招标主要内容为,a)数据观测与外业调查;b)整体军事敏感因素排查论证;c)整体海缆路由及送出通道选址论证等;d)通航安全和条件分析。此次广西深远海海风前期工作招标意义有:Ⅰ)广西中长期海风装机空间打开;Ⅱ)从招标内容来看前期准备工作涵盖军事、航道等重要因素,风场规划开发越来越规范化,有利于后期的工作开展。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两海主线”。
1)海缆: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2)塔筒/桩基:泰胜风能、大金重工、天顺风能、海力风电、天能重工等;
3)铸锻件等零部件: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振江股份、中际联合、禾望电气等。
板块和公司跟踪
新能源汽车行业层面:江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国轩高科与奇瑞汽车合作
新能源汽车公司层面:广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款项人民币1 亿元光伏行业层面:双反关税诉讼再起,First Solar 开启印度扩张光伏公司层面:通灵股份公布2023 年度业绩预告,钧达股份公布港股上市筹划风电行业层面:多个风电项目启动招投标
风电公司层面:三一重能、亨通光电、振江股份发布回购公司股份公告,金盘科技发布2023 年年度业绩预告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