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量价质”跟踪(二):存款重定价有望缓冲资产端压力

2024-02-01 20:00:09 和讯  东海证券王鸿行
  前期我们调研了4家大行与1家中小行,近期政策面亦有较多增量,对理解经营形势有较强参考意义。结合调研情况与政策理解,我们陆续更新“量价质”观点,本报告聚焦息差。
  上半年存量贷款收益率惯性下行压力较大。调研银行反馈贷款端重定价压力较大,与我们预期相符。此前测算2023Q4存量住房贷款降息将导致息差下降约8bp。此外,2023年6月与8月LPR两次下降影响将持续至2024年Q3。从季节性来看,每年Q1与Q2是重定价高峰期,息差受影响幅度大于Q3与Q4。据测算,2023Q4-2024Q3贷款重定价将导致大型商业银行业息差下降1.25、2.61、1.77与1.55bp。
  开门红新发放贷款利率或分化。对公端,大型企业、三大工程、科技、绿色等领域需求延续良好态势,或支撑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保持稳定。零售端,消费与购房需求改善不明显,叠加开门红期间消费贷、经营贷等产品优惠力度较大,或抑制新发放个人贷款利率。为缓冲存量贷款重定价压力,银行在投放策略较为积极,如优先投放收益率较高品种以提升开门红贷款收益率。部分大行反馈开年以来新发放贷款利率较为平稳,印证新发放贷款利率与LPR的同步关系。鉴于1月LPR保持不变,预计大行现阶段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较为平稳,中小银行或受需求端影响进一步下行。
  存款结构改善有待进一步观察。2023年存款结构分化导致银行存款成本率逆势上升:一方面,定期存款占比持续上升 会拉高总成本率;另一方面,相对个人存款,对公存款增长较慢,银行间对公吸储竞争加剧抬升对公存款成本率。2023年12月M2与M1增速差处于高位,指向存款结构分化依旧明显。调研中上市银行亦反馈存款定期化黏性依然较强。存款结构改善与否需进一步观察企业经营活跃度与金融市场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宏观政策对物价回升重视度进一步提升,对未来存款结构改善有积极意义。
  重定价迎来高峰,存款降息效果逐步体现。按照平均久期2年估算,2024年会有近50%的存款重定价。季节性来看,近年Q1与Q2新增存款占年度新增存款的比重约分别为40%与30%,今年Q1-Q2存款有望迎来重定价高峰,将明显缓冲资产端压力。以四大行为例,测算2023年三轮存款降息将于2023Q4- 2024Q2各季提升息差约0.49、4.90与2.09bp 。考虑到现阶段储蓄存款供给较为充裕,储蓄存款占比高的银行受益将更明显。
  政策组合体现呵护态度。近期降准50pb+支农支小再贷款降息25bp组合兼顾全面性与结构性,惠及大中小银行负债端。此前测算,支农支小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下调有望降低城农商行年度负债成本67亿元,降准50bp有望降低县域以上银行年度负债成本100亿元。
  预计息差压力主要在2023年Q4,2024年放缓。2023年Q4存量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将致行业息差进一步明显收窄,测算大型国有银行2023年Q4净息差将从1.66%下降至1.56%。2024年Q1存款重定价将明显缓冲贷款重定价压力,息差降幅明显低于往年贷款重定价影响。测算2024年国有大型银行业息差区间为1.54%~1.56%,降幅明显低于2023年。
  投资建议:存款重定价有望较大程度缓解息差压力。前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降准等组合出台传递货币政策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信号。当前银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悲观情绪反应充分。制造业PMI与银行指数明显正相关,1月制造业PMI从底部回升对板块有积极意义。建议关注国有大型银行与优质中小银行。
  风险提示:地产领域风险明显上升;宏观经济快速下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