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周报:券商代销公募基金市占率创新高

2024-02-04 16:20:10 和讯  华西证券罗惠洲
报告摘要
本周(2024.1.28-2024.2.3 ) 本周A 股日均交易额7,408 亿元,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20%。2024 年1 月A 股日均交易额7,387 亿元,同比减少6%。2023 年日均交易额8,764 亿元,较2022 年减少5.3%。沪港通: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99 亿元;2024 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出94 亿元。2020/2021/2022/2023 年北向净流入分别为2,089/4,322/900/437 亿元。两融:截至2024 年2 月1日,两市两融余额15,546 亿元,环比减少3.26%,较2023年日均水平(16,057.97 亿元)减少3.19%。两市融券余额655 亿元,占两融比例约4.21%。
本周(2024.1.28-2024.2.3)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下跌5.90%,跑输沪深300 指数1.28 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6 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下跌6.37%、保险板块下跌3.06%、多元金融下跌12.15%、互联网金融下跌16.58%、金融科技下跌17.87%。中银证券(+5.93%)、首创证券(+5.26%)涨幅靠前。
券商:代销公募基金市占率创新高
2024 年2 月2 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2023 年四季度代销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量规模前100 名榜单。根据财联社报道,总体来看,2023 年四季度100 家基金销售机构非货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为85453 亿元,较三季度增加1238 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缩量继续放大,以权益类(股票+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为统计口径,这100 家机构保有规模合计为50178 亿元,较三季度减少2949 亿元。分类型来看,券商和其他机构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值实现逆势增长。其中, 券商机构增长幅度最显著,2023Q4,54 家券商进入百强名单,合计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56 亿元,较三季度的53 家券商13847 亿元分别增加1家机构、374 亿元。其他机构仍为5 家入列百强,合计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为945 亿元,环比增加56 亿元。在四季度实现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增长的19 家机构中,16 家为券商,其余为其他机构。申万宏源以490 亿元的环比增量成为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上涨最多的代销机构,四季度保有规模为867 亿元。由此, 该机构也跻身券商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的前三强,在所有机构中排名12,提升21 个位次。随着券商渠道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的提升,券商机构在百强合计规模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8.01%,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且已超过第三方机构和其他机构的合计保有规模占比( 第三方:24.01%,其他机构:1.88%)。
保险:非上市险企2023 年业绩受资本市场拖累根据北京商报统计,截至2024 年2 月2 日,共有62 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发布了2023 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收入来看,62 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4.4%。与五大上市险企中的寿险公司4.9%这一保费增速相比,继续保持着领先身位。从利润来看, 除了统计口径不适用的两家公司外,在公布净利润的60 家公司中,2023 年亏损的公司达到了35 家。2023 年全年60 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亏损142.35 亿元(而2022 年合计盈利超20 亿元),我们认为业绩整体亏损主要受到资本市场表现拖累,尤其2023Q4 以来股债表现均偏弱。根据北京商报统计,在盈利的25 家人身险公司中,大部分的投资收益率处于2.55%—5.43%之间; 综合投资收益率位于2.94%—6.68%之间。而在35 家亏损的公司中,投资收益率超过3%、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4%的公司则较少。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