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智驾与电气升级驱动 E-FUSE开启汽车电路保护变革

2024-03-08 18:45:05 和讯  华泰证券宋亭亭
e-Fuse:下一代整车架构电路保护的关键部件
e-Fuse(电子保险丝)相较于传统的保险丝具有寿命长、反应速度快、自恢复、体积小、功能丰富、维修成本低诸多优点。在自动驾驶迭代、低压系统12V 转为48V、E/E 架构升级三重因素催化下,e-Fuse 渗透率将不断提升,目前特斯拉从Model 3 开始采用e-Fuse,国内车企也在纷纷跟进。在中性假设背景下, 我们预计中国e-Fuse 市场规模在2023-2025 年约为13.3/17.8/29.9 亿元,2030 年远期约149.1 亿元,23-30 年CAGR 约41.2%。
e-Fuse 相关厂商有国际半导体大厂、汽车电子集成商以及传统保险丝厂商三类,我们更看好汽车电子集成厂商后续的机会,推荐科博达。
e-Fuse(电子保险丝)相较于传统保险丝有诸多优势,性能上限更高e-Fuse 即可编程、可升级、可诊断、响应速度更快的电子保险丝,可以简单理解为用芯片+功率半导体开关替代了传统继电器+保险丝。与传统保险丝相比,电子保险丝具有寿命长、反应速度快、自恢复、体积小、功能丰富、维修成本低、低电流场景适配等优势,产品性能的上限上强于传统保险丝。
e-Fuse 的制造有两种路线:分立式和集成方案,其中集成式方案更容易满足功能安全规范。目前e-Fuse 产品在整车中的布局形态未完全确定,还需要看不同主机厂的整车架构设计布局。
智驾迭代、低压系统12V 转为48V、E/E 架构升级催化e-Fuse 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e-Fuse 未来渗透率提升有望受3 个因素催化:①自动驾驶安全标准提升,传统低压保护方案响应慢、无法监控和诊断,难以达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要求,e-Fuse 可以满足未来自动驾驶在这些方面的要求;②汽车低压电气系统有望由12V 升级至48V,48V 电路复杂程度更高有望提升e-Fuse 单车价值,特斯拉已经从Cybertruck 开始使用48V 低压系统并积极向行业推广;③当下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向中央集中+区域域控的形式演进,e-Fuse 可OTA 和具备区域电路保护适配性的特点使其成为新架构的理想选择,获得许多主机厂的关注。
特斯拉引领,新势力和“自主新势力”跟进引领国内的 “0-1”突破特斯拉从Model 3 开始采用e-Fuse,我们推测主机厂在其E/E 架构换代时刻可能换用e-Fuse 的保护方案,如极氪、理想、大众、小鹏、蔚来有较大概率在下一代E/E 架构平台更新时采用e-Fuse 的电路保护方案,推动其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e-Fuse 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同,目前特斯拉单车价值预计超过千元,短期车型电路复杂度提升,单车价值有提升趋势;长期随着大规模量产,单车价值预计出现明显的规模降本。在中性假设背景下, 我们预计中国e-Fuse 市场规模在2023-2025 年约为13.3/17.8/29.9 亿元,2030 年远期约149.1 亿元,23-30 年CAGR 约41.2%。
三类参与者进入e-Fuse 新赛道,预计汽车电子集成厂商将成为行业主力目前国内外厂商都有在进行研发,主要有三类参与者:①国际半导体大厂具备MCU 能力,率先对于e-Fuse 进行研发,比如意法半导体、英飞凌、东芝、德州仪器、安森美等。②汽车电子集成厂商,如科博达、经纬恒润、联合电子等,他们具备与主机厂共同开发迭代E/E 架构的能力。随着汽车电子集成厂商进入产业链下游,半导体厂商并不擅长针对单一客户开发定制化产品,预计下游集成厂商将成为e-Fuse 开发生产主力。③原来做保险丝(熔电器)的厂商,如国内中熔电气,其优势在于拥有电路保护器件的深刻理解。
风险提示:1)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2)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速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