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据《以数码港元、代币化存款及稳定币重塑未来》的白皮书指出,零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代币化存款(tokenised deposits)及稳定币(stablecoins)等新交易媒介的应用,有可能带动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在2032年前额外增加1600亿港元。白皮书强调,在香港使用零售 CBDC(即“数码港元”,e-HKD)的部分潜在效益,并列举了能协助充份发挥相关效益的主要条件。
上述白皮书由波士顿顾问公司(BCG)、欧华律师事务所(DLA Piper)、HKT Payment Limited、paywith.glass、意博金融(VSFG)与 ZA Bank(众安银行)共同编撰,金管局亦有提供意见。白皮书强调,新兴交易媒介有望在未来10年为香港经济增值,每年为GDP带来额外0.5%的增长。
该增长由多项因素所支撑,其中包括通过代币化释放资产流动性。目前,香港可供代币化的资产规模估计约为36万亿港元,当中以住宅物业为主,约有19.9万亿港元。然而,香港按揭住宅物业只占总物业价值的9%,比例低于英国及美国等其他市场,反映香港资产市场的流动性仍存在开发空间。
BCG、HKT Payment Limited及ZA Bank早前也参与了香港金管局的“数码港元”先导计划,以评估“数码港元”的潜在功能与效益,并透过案例列举了三项为用家带来的潜在好处:
贷款利率更具吸引力:当货币在各平台上仅能用于指定用途时(即使退款後),贷款方将可根据新功能更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并能针对不同贷款用途提供优惠贷款利率。
贷款更具弹性、更方便:资产代币化有助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的弹性。理论上,任何实体资产经代币化处理,均可用作抵押品。
贷款发放流程更快捷:透过使用智能合约,只要达到核准贷款的预设条件,即可自动向用家发放贷款(例如用家按承诺于特定时间内向银行抵押一定数额的代币)
报告提出三个主要条件,以充分发挥“数码港元”的效益。
为用家创造新的价值:报告的部分作者完成一项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若具编程功能的案例(例如指定用途贷款、有条件付款)能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将更具吸引力。
高度安全及隐私保护:香港消费者关注使用“数码港元”所衍生的潜在风险,近70%的受访者提出网路安全及数据私隐为主要疑虑。
建立清晰的法律及监管框架:“数码港元”的应用可能引起不同法律及监管问题,例如“数码港元”的法定货币地位,以及如何将现实世界资产的法律权利与加密代币连结。因此,妥善解决相关问题将有助促进企业及消费者对“数码港元”的接受程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