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全国用电量增长11% 局部地区水情形势严峻

2024-03-29 13:15:12 和讯  长城证券于夕朦/何郭香池/范杨春晓
  行业观点:全国用电量增长11%, 局部地区水情形势严峻2024 年1-2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531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14870 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9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用电量952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用电量286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3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
  2024 年1-2 月,全国发电量1487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12 月份加快0.3 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47.8 亿千瓦时。分品种看,1—2 月份,火电增速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核电由降转升。其中,火电增长9.7%,增速比上年12 月份加快0.4 个百分点;水电增长0.8%,增速放缓1.7 个百分点;核电增长3.5%,上年12 月份为下降4.2%;风电增长5.8%,增速放缓1.6 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5.4%,增速放缓1.8 个百分点。
  截至2024 年2 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72 亿千瓦,同比增长14.7%。其中,水电4.225 亿千瓦,同比增长2%;火电装机量13.94 亿千瓦,同比增长4.2%(燃煤11.68 亿千瓦,燃气1.26 亿千瓦);核电5691 万千瓦,同比增长2.4%;风电4.50 亿千瓦,同比增长21.3%;太阳能6.4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
  2024 年1-2 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5272 万千瓦,同比增加1958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103 万千瓦,同比减少20 万千瓦;火电新增508万千瓦,同比减少62 万千瓦;风电新增989 万千瓦,同比增加405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3672 万千瓦,同比增加1635 万千瓦。
  2024 年1-2 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563 小时,同比减少6 小时。其中,水电369 小时,同比增加5 小时;火电763 小时,同比增加44 小时;核电1216 小时,同比增加7 小时;风电373 小时,同比减少27 小时;太阳能发电168 小时,同比减少14 小时。
  2024 年1-2 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61 亿元,同比增长8.3%。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27 亿元,同比增长2.3%2024 年3 月26 日,水  利部对云南四川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今年以来,云南、四川两省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局部蓄水不足,两省发生不同程度旱情。据预测,春季旱区降雨量仍偏少,蓄水逐步消耗,加之气温快速升高、春耕生产用水量增大,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行业概况:
  (1)板块及个股涨跌幅:上周(2024.03.18-2024.03.22)公用事业板块涨跌幅为-0.34%,电力-0.40%,燃气II0.27%,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能综合服务涨跌幅分别-1.15%、0.83%、-2.24%、-2.44%、-1.42%。上周个股标的排名前五的有京能热力+12.99%、甘肃能源+11.97%、豫能控股+11.82%、ST 浩源+8.10%、东望时代+7.14%;相关覆盖标的长江电力1.21%、国投电力-0.88%、川投能源1.98%、中闽能源-2.27%、南网储能-3.77%、协鑫能科0.90%。
  (2)重点数据跟踪:2024.03.18-2024.03.22,每日全国CEA 累计成交量分别为4.493 亿吨、4.494 亿吨、4.494 亿吨、4.495 亿吨、4.495 亿吨,全国CEA 累计成交均价分别为56.78 元/吨、56.78 元/吨、56.79 元/吨、56.79 元/吨、56.79 元/吨;2024.03.18-2024.03.24,绿证日均交易均价分别为8.25元、8.84 元、4.98 元、15.48 元、29.23 元、11.47 元、5.65 元;风电每日挂牌成交量合计396278 个;太阳能发电每日挂牌成交量合计123437 个。
  行业估值:上周(2024.03.22)公用事业申万一级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0.04 倍,2023 年同期为20.80 倍。上周(2024.03.22)公用事业申万一级指数PB(最新)为1.83 倍,2023 年同期为1.84 倍。
  投资建议:能源结构转型趋势持续,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推荐标的:三峡能源、中闽能源、协鑫能科、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长江电力、南网储能。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执行情况不及预期、用电量需求下滑、装机量不及预期、来水/风不及预期、市场电电价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