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本次设备更新涉及的科学仪器体量几何?

2024-04-01 14:15:08 和讯  华创证券吴一凡
  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通过,科学仪器行业再迎良机。2024 年3 月13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到2027 年较2023 年增长25%以上。《行动方案》还明确指出要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我们认为,教育是科学仪器行业的重要下游,本次更新改造有望刺激上述领域对科学仪器的需求。
  超36%的国家重大仪器设备超龄服役。主流科学仪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10年,仅有部分物理实验类寿命可超过10 年(需定期维护)。据仪器信息网统计,我国36%的重大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在10 年以上,原产国为中国超龄服役仪器比例为34%,低于原产国为美国/德国/日本仪器。从仪器品类视角看,超龄服役的质谱、光谱、色谱三大主流科学仪器的数量分别为5212 台、3508 台和3079 台。
  质谱+色谱两款主流科学仪器的刚性与潜在替换需求分别为7.3 亿和24.3 亿美元。我国仪器设备行业常年存在100-200 亿美元体量的贸易逆差,部分高端仪器的国产渗透率甚至不足2%。我们选取了质谱仪和色谱仪两款科学仪器大单品进行测算,假设将服役超过10 年的仪器全体替换(刚性需求),市场空间可达7.3 亿美金;如果执行更短周期的替换政策,将服役超5 年的质谱色谱全部替换,潜在市场空间可达24.3 亿美金。
  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将成为本轮政策国产仪器是否获益的胜负手。通过回顾上轮贴息贷款政策我们发现,头部高校与科研院所对进口仪器品牌更为青睐,部分在华营收已突破百亿人民币的海外仪器公司2022 年依然获得了双位数增长,但国产品牌获益十分有限,股价也遭遇了大幅回调。我们认为职业院校的仪器设备主要应用于教学演示和实训(985/211 偏重于高端科研),与国产仪器设备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更为匹配,职业院校能否在本轮政策中获得更多的支持或是国产仪器能否获益的关键因素。截至2024 年3 月17 日,已有部分省份开始要求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报送仪器设备的更新替换需求。
  投资建议:在内部政策大力支持和外部进口管制持续的双重催化下,我国本土科学仪器公司有望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我们推荐聚光科技、皖仪科技、海能技术、莱伯泰科和雪迪龙;建议关注新芝生物、禾信仪器、钢研纳克和必创科技。
  风险提示:国产替代不及预期;研发失败风险;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