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迎高速发展,锂电池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

2024-04-08 16:25:15 自选股写手 
新闻摘要
在新能源领域追求"双碳"目标推动下,储能产业迅速扩张,2023年全国新型储能项目装机容量达31.39GW/66.87GWh,带动超千亿元投资。然而,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成为行业发展难题,储能型锂电池产能利用率仅约50%,企业利润受压。《"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展望未来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行业寻求突破。

在追求“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储能产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一环,政策扶持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增长。然而,这一领域的产能扩张速度已超过市场需求,低价竞争成为行业的主要特征,给相关企业的经营策略带来挑战。

储能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装机容量达到31.39GW/66.87GWh。这一增长直接带动了超过千亿元的经济投资,促进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路线多样化,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和飞轮等多种储能技术正在共同发展。中关村(000931)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储能产业已有超过十万家企业参与,新设企业数量达数万家。

产能过剩问题显现,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储能型锂电池产量185GWh。然而,储能型锂电池产能的平均利用率接近50%,新增储能电池产能超过1TWh,这一扩张速度远超市场需求。

价格竞争加剧,储能电芯价格和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在2023年均出现了显著下降。这种价格战对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挤压,多家储能企业的财报显示利润同比下行已成普遍趋势。

产业规模化和商业化探索,目前储能产业的规模化和商业化仍在建设中。《“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显示,到2025年,新型储能将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发展。

储能产品的发展趋势,市场主流储能电芯产品正逐步向大容量发展,但储能电站的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也面临更高要求。即将开幕的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各家企业可能在此期间推出新的储能产品。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责任编辑:刘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