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行业点评报告:清明旺季数据催化 五一有望景气延续

2024-04-10 16:55:04 和讯  浙商证券宁浮洁/卢子宸
  投资要点
  清明出行数据超预期,高景气延续,景区表现优秀。清明旺季数据持续催化,全年文旅热度不减,预热五一预定,从景区的客流复苏全面转向交通改善+项目扩容+体验升级+国企改革下的α增长。建议关注景区:天目湖、峨眉山A、黄山旅游、九华山、长白山;OTA 平台:携程集团、同程旅行;演艺:宋城演艺;宴会:
  同庆楼;电商:拼多多、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本地生活:美团;酒店:锦江酒店、华住集团、亚朵、君亭酒店、首旅酒店;受益出行链百货:重庆百货、百联股份、银座股份、合肥百货;教育:中教控股、行动教育;餐饮:同庆楼、九毛九、瑞幸咖啡、海底捞;人力资源服务:Boss 直聘。
  要点1:清明出行数据表现亮眼,周边游大受青睐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假期3 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 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 亿元,较2019 年同期增长12.7%;单人次旅游消费达453.4 元,恢复至19 年同期101%。
  其中铁路/民航/公路出行分别较2019 年日均增长20.6%/0.3%/19.6%,预计天气、中短途、周边游影响了整体的出行结构。根据途牛,更多游客选择了1-2 天的短途行程,出游人次占比接近71%;更多游客选择周边游,出游人次占比为50%。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2024 年4 月4 日至6 日(清明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74038.6 万人次,日均24679.5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清明假期)日均增长53.5%,比2019 年同期日均增长18.9%。其中,铁路客运量4968.2 万人次,日均1656.1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日均增长75.1%,比2019 年同期日均增长20.6%。
  公路人员流动量68292 万人次,日均22764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日均增长52.3%,比2019 年同期日均增长19.6%。民航客运量503.4 万人次,日均167.8 万人次,比2023 年同期日均增长21.9%,比2019 年同期日均增长0.3%。
  随着清明假期运输收官,“五一热”呈持续火爆态势。澎湃新闻记者4 月7 日从民航出行服务平台“航旅纵横”方面获悉,截至4 月7 日,五一假期期间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近120 万,比一周前增长近40%;五一假期期间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过56 万,比一周前增长约12%。
  要点2:假期出游热度延续,客单价回升,周边游备受青睐假期热度延续,周边游受青睐。延续春节假期出游热度,清明假期3 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 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 亿元,较2019 年同期增长12.7%。途牛数据显示,更多游客选择了1-2 天的短途行程,出游人次占比接近71%;更多游客选择周边游,出游人次占比为50%。
  客单价有所复苏,出游“主力军”年轻化。清明期间,整体来看客单价有所复苏,除机票酒店可能贡献部分增量外,预计小众景点贡献增量客单。根据文旅部,清明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别为泰安、淄博、天水、开封、景德镇。
  其中,近期因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持续“热辣滚烫”,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1 倍。根据途家数据,开封和泉州在“王婆说媒”、“簪花游”的特色文旅标签带动下,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5 倍、3.3 倍,并且从客源年龄看,“00 后”是最大的主力,占比近四分之一。
  营销抓手不断强化,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给予了景区内容的延伸。2023年初至今,从淄博烧烤、南方小土豆,再到天水麻辣烫,成都迪士尼,社媒的影响力在增强,客流受KOL 和直播边际影响大,小众景区出圈更快,景区和出行存在结构性的客流量超预期。
  要点3:景区投资逻辑:全年文旅景气度预期提高,预热五一预定,从景区的客流复苏全面转向交通改善+项目扩容+体验升级+国企改革下的α增长交通改善持续兑现,高铁高速里程加长带动跨区域流动人口提升旅行出游更便利:
  景区的客流复苏转向项目扩容+体验升级:
  自23 年起,文旅出圈程度火爆,拉动地方旅游效益显著。从淄博烧烤、南方小土豆,再到近期因麻辣烫火出圈的甘肃天水持续“热辣滚烫”,以及成都迪士尼,可以看出特色文旅对游客吸引力远超传统景区宣传卖点。“王婆说媒”、“簪花游”的特色文旅标签带火开封和泉州旅游。因此,项目扩容+体验升级将成为景区客流复苏的重要抓手。
  新一轮国企改革落地:
  国企改革下的利润可期。国资委针对部分央企存在的回报水平不优、盈利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将央企考核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将净利润改为ROE,营业收入利润率改为营业现金比率,进一步加强了对国企的盈利能力和创现能力的考核,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景区公司的成本费用有望持续优化,完成利润指标。
  风险提示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竞争格局恶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