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行业点评:玻纤行业至暗时刻已过 龙头安全边际或已建立

2024-04-14 11:15:03 和讯  德邦证券闫广/王逸枫
  粗纱价格:粗纱全品类3 月底实现普涨,涨价趋势延续至4 月。1)3 月15 日前后合股纱涨价现行:部分合股纱产品价格上调200-300 元/吨不等,其中山东玻纤2400tex 板材纱报3500-3600 元/吨左右,环比上涨约100-200 元/吨,板材纱和毡用纱率先实现价格调涨或主要系此类中低端产品由于前期价格调整幅度较大,供给收缩明显;2)3 月最后一周粗纱主流产品价格普涨:中国巨石直接纱复价200-400元/吨、丝饼纱复价300-600 元/吨,山东玻纤直接纱上调300-400 元/吨、合股纱上调300-500 元/吨,长海股份不同品种产品价格上调300-500 元/吨。根据卓创资讯,清明节后第一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价格延续小涨趋势,前期厂家新价陆续落实,周内部分厂价格继续上调,部分合股纱涨幅明显,截止4 月12 日,全国无碱2400tex缠绕直接纱均价约3225 元/吨,较3 月22 日底部价格3113 元/吨上涨3.61%。
  电子纱价格:下游覆铜板涨价传导,电子纱价格上涨。电子纱下游覆铜板龙头建滔集团3 月19 日发布涨价函,公司所有材料加价10 元/张,预计涨价幅度5%-10%,3 月20 日威利邦电子科技出厂价上调6 元/张,山东金宝电子覆铜板价格每张加价10 元,覆铜板涨价主要系原材料铜价大幅上涨所致。受下游厂家价格上涨传导,3月底电子纱价格有所上涨:1)3 月最后一周林州光远新材料电子纱G75 对外主流报价7500-7800 元/吨,环比上涨200 元/吨,7628 电子布主流价格3.5 元/米,环比上涨0.1 元/米;2)4 月8 日重庆国际复材电子纱G75 主流成交7300-7400 元/吨,环比上涨100 元/吨,7628 电子布价格主流报3.3-3.4 元/米,环比上涨0.1 元/米;山东企业电子纱G75 环比上涨200 元/吨。截止4 月12 日,全国电子纱 G75市场均价约7500 元/吨,电子布均价约3.40 元/米,环比底部均上涨约3%。
  供给优化+需求修复,短期反弹确定性较强。本轮玻纤下行周期自22 年开始已历时超2 年,且底部价格已击穿上轮周期底部,中小企业生产空间持续压缩,本次涨价信号意义明显,后续供给优化叠加行业旺季来临,短期价格反弹趋势基本确立:
  1)供给端迎来优化,24 年新建产能有望放缓: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23年国内玻纤纱总产量约723 万吨,同比+5.2%,增速收窄5pct。供给端优化主要表现为球窑及中小坩埚拉丝等落后产能减产、在建产能延迟投产、龙头企业如中国巨石、国际复材等新建投产伴随老线关停。23 年全年投产4 条年产万吨及以上池窑产线,合计新增产能52 万吨,同期共11 条生产线停窑冷修,合计产能56.8 万吨,截止23 年底国内池窑在产总产能约670 万吨,显著低于年中在产产能规模。
  23-24 年电子纱基本无新增产能,24H1 泰山玻纤5 万吨、四川玻纤3 万吨电子纱产线分别在1 月及3 月放水冷修,供给进一步优化。粗纱新增产能仍然较多,截至24 年4 月已有山东玻纤15 万吨、内蒙古天皓12 万吨新产线点火投产,24 年预计龙头公司仍有70 万吨潜在新建产能投产,但伴随老线关停有望对冲新增产能。
  2)终端需求有望回暖,提价刺激贸易商补库:终端需求来看,风电新增装机及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长、光伏边框等新领域放量有望带动玻纤需求修复,根据国家能源局24 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目标约2 亿千瓦,24 年4 月12 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重点任务,新能源汽车有望维持高景气。从下游库存水平来看,我们认为在前期玻纤价格持续下行预期下贸易商拿货意愿较低,贸易商库存水平或处于低位,而本次提价有望扭转客户预期促进客户提货,根据卓创资讯3 月底中下游提货积极性明显增加,有望带动玻纤企业出货量增加。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3 月底粗纱及电子纱均进行提价的信号意义明显,表明24Q1或是行业底部,价格能否持续上涨、走出底部区间仍依赖于终端需求的持续修复,但行业至暗时刻已过,龙头企业不管是估值还是经营底部安全边际或已建立,建议关注:中国巨石(粗纱产能稳步扩张,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电子纱成本优势明显,当前价格下依然保持盈利)、中材科技(整合中复连众有望提升中长期竞争优势,气瓶、锂电隔膜等业务有望保持高增)、弹性玻纤及制品小龙头长海股份(新建玻纤产能60 万吨,产能弹性十足)、以及国际复材。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行业新建产能投产进度超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光伏边框等新需求领域放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