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23年报综述与展望:聚焦银行发展机遇 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04-15 08:40:04 和讯  信达证券张晓辉/廖紫苑/王舫朝
  经济数据结构 性修复,制造业 PMI回升释放积极信号。投资增势较好,消费、地产需求有待释放,3 月制造业PMI 达50.8%,较上月增长1.7pct,2 月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动力有所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4.20%。新出口订单指数较2 月增长5pct,达51.3%,CPI 由负转正拐点显现,核心CPI 同比自1 月起大幅上行,主要是春节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增势较好,制造业PMI 回升明显,表明我国经济复苏在途中,企业信心及经济景气度进一步增强。
  “五篇大文章”定调金融高质量发展。1)普惠金融实现金融内生价值。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金融机构持续支持普惠小微贷款有望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能力。银行或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更加切实的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2)科技和数字金融提升经济增长动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可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实现共生共赢,在中小科创企业、绿色新兴产业等领域进行高效支持,以达到相互赋能的可持续发展。3)绿色金融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蓝海市场。近年来,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运用碳减排支持等工具、丰富绿色产品货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4)加大养老金融,健全金融体系。我国养老金业务长期仰赖第一支柱,二、三支柱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完善。专属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养老目标基金及养老储蓄等产品货架不断丰富,配合数字化的养老金融整体体系架构建设,未来有望进一步丰富养老资金的投资及服务,贡献养老金融大文章。
  存贷利率下行趋势仍存,银行息差有望企稳。近年来我国存贷利率处于下行阶段,主要体现在LPR、存款挂牌利率及通知/协存等存款利率的下调。贷款利率方面,2023 年LPR 调整共3 次。2024 年2 月,5Y-LPR下调25bp 至3.95%,此次5 年期LPR 调降为2019 年以来单次调降最大幅度。存款利率方面,2023 年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共下调3 次。2023 年12 月,以国有行为首的多家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进一步缓解了商业银行存款成本。我们认为,2024 年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间,有望缓解银行成本压力,从而进一步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打开空间,银行息差降幅有望收窄,整体息差下降压力可控。
  营收同比微降,利润增速放缓。截至2024 年3 月末,上市银行已半数披露年报,已颇具代表性与参考性。2023 年21 家样本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4bp 至-0.89%,其中净利息收入为拖累而非息收入为支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前三季度-1.07pct 至+1.54%,保持正增长主要得益于规模快速扩张和拨备反哺,而增速下滑主要源自业务费用等拖累加大。分类型来看,各类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继续分  化,其中农商行增速亮眼而国有行相对稳健,股份行压力相对较大。
  个股层面,优质区域性银行的业绩表现更为突出,样本银行中,常熟、江阴、青岛、瑞丰、浙商银行居前。
  净息差继续收窄,短期或仍将承压。根据我们测算,2023 年样本银行累计年化净息差1.84%,较前三季度-2bp、同比-22bp,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较前三季度-5bp、同比-18bp,是净息差下行的主要原因;计息负债成本率较前三季度基本持平、同比+4bp。资产端,此前LPR 多次降息的影响逐步显现、信贷需求不足使新发放贷款利率持续下行、高息资产占比下降等因素共同导致贷款利率下行,进而带动收益率整体走低,此外市场资金利率下行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负债端,存款成本相对刚性,定期化一定程度对冲了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和市场利率下行的利好。展望未来,银行净息差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预计仍将承压,但当前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继续压降的空间有限,监管部门已将保持银行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纳入考量,未来在存款利率下调等政策呵护下,银行净息差压力预计可控,且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抵御风险能力较强。2023 年样本上市银行累计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较前三季度+5bp,但较2022 年同比-12bp。2023Q4末整体不良率1.19%,环比-1bp,同比-4bp,显性资产质量指标改善。
  其中,对公不良率下行,较2023Q2 末-2bp、同比-13bp 至1.36%;零售不良率提升,较2023Q2 末+3bp、同比+7bp 至1.19%。逾期90 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小幅上升至71.86%,个股层面有升有降但均不超过100%,贷款分类标准边际放松但仍较为严格可靠。关注类贷款占比较2023Q2末边际+2bp 但同比-2bp,隐性不良贷款生成压力可控。拨备覆盖率环比-5.15pct、同比-2.11pct至283.31%,但整体仍处于较为充裕的水平,抵御风险和反哺利润能力仍然较强。
  规模保持双位数扩张,资本补充持续推进。2023 年样本银行规模增速保持两位数水平,且增速同环比均有所提升。分类型来看,样本农商行拔得头筹,国有行紧随其后,样本城商行增速较2022 年提升幅度最大,样本股份行增速相对平缓。个股层面,样本银行中瑞丰、浙商、农业、常熟、青岛银行增速领先。截至2023Q4 末,样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4%,环比+14bp,距离监管底线仍有较为充足的空间。
  分类型来看,除样本城商行外,资本安全垫均环比增厚。个股层面,均高于8%,普遍具有监管缓冲安全垫,其中招行、工行、渝农商行、建行、江阴银行领先。上市银行一方面尽力维持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可转债、永续债、配股、定增等方式同步推进外源性资本补充,以内源与外源双管齐下,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为后续规模扩张和战略推进奠定基础。
  中收继续承压,债市行情支撑其他非息收入高增。2023 年样本银行非息收入同比+5.49%,增速较前三季度+3.02pct、同比+12.38pct。其中,中收同比-6.37%,增速较前三季度-1.98pct、同比-3.44pct,我们认为这或与经济预期偏弱及资本市场波动下基金和理财等财富管理相关产品代销收入减少、信用卡和交易结算需求下降、银保渠道降费落地对保险代销收入造成负面影响等因素有关;除中收以外的其他非息收入同比+28.48%,增速较前三季度+13.34pct,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成为非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债券市场回暖带来的公允价值和投资收益增加。展望未来,随着各项呵护性政策落地生效,实体经济有望回暖、交易结算需求有望改善、资本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中收表现或将有所改善。
  宽信用政策助推银行β行情,高分红水平增强银行防御属性。银行β行情通常位于经济周期后半程,作为实体经济的“蓄水池”,银行板块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修复行情。我们认为相对稳定的高分红水平,为银行板块增加防御属性,当前时点具有更大优势。上市银行分红总额稳定提升,分红率居于高位。2023 年平安、瑞丰、招商等银行分红比例提升幅度居前,国有六大行多年分红比例均超30%。股息率为选股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市银行分红及股息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银行的价值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关注经济复苏进程及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机遇。当前银行PB(LF)为0.57x 左右,息差下行、风险因素等的扰动在估值中已有体现,我们认为:1)高股息特征确定性较强,2022 年上市银行分红总额超5800 亿元,2023 年国有大行分红4133 亿元。多家银行表示分红率有保障,当前配置银行股股息收益稳定性较好。2)中特估+国企改革大背景下,银行股通常作为防御性板块,建议配置。3)政策加码有望扭转经济预期,银行为顺周期板块,经济周期后半程往往是银行β 行情的触发点,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修复、地产、城投风险有望逐步化解。多种因素有望贡献银行板块估值反弹。个股层面建议关注:1)基本面优质、业绩持续性有望加强、存在区域新亮点的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2)随着市场政策及经济预期加强,地产有望修复,银行风险缓释可期:招商银行;3)国企改革背景下,基本功扎实+低估值+高股息的全国性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业务转型带来经营风险增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