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我们梳理了HR+/HER2 低表达乳腺癌的流行病学、诊疗指南、以及DS-8201 在HER2 低表达乳腺癌中的治疗范围。
DS-8201 为化疗经治HR+/HER2 低表达乳腺癌的推荐疗法,并且正在向前线化疗na ve 患者推进。2022 年中国约有新发乳腺癌36 万例,其中HR+/HER2 低表达患者预计约15 万人。DS-8201(HER2 ADC)在 HER2 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中的确切疗效,促使HER2 低表达成为晚期乳腺癌中可预测临床疗效的药物选择指标。根据治疗指南,对于HR/HER2 低表达乳腺癌患者,DS-8201 为内脏危象或ET 难治患者的2L 推荐疗法(化疗经治),以及ET 敏感患者的2L 可选方案。目前,DS-8201 向HER2 低表达乳腺癌前线治疗推进,用于既往没有接受过晚期或转移性化疗患者的3 期研究DESTINY-Breast06 已完成受试者入组。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下跌3.03%,跑输沪深300 指数0.45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维持较低水平。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生命科学、药店和原料药表现居前,医疗新基建、医药外包和体外诊断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中短期优选“低估值+商业化”,长期可关注出海预期的标的。年初受Biosecure 提案和市场整体情绪影响,创新药前期深度调整。伴随网传全链条创新药支持政策征求意见稿、医保局积极探索创新药定价机制、创新药出海逐渐成为常态等基本面的持续向好,加之2024 上半年学术会议(如SGO、AACR、ASCO 等)临近,前期的超跌有望为创新药板块带来更高的投资胜率和赔率。按照风险偏好递增的排序,我们推荐关注3 类标的:1)企业价值可能被低估、现金储备丰富的标的,如君实生物(688180)等;2)商业化预期差较大标的如华领医药-B(2552.HK)等;3)2024 年有重磅数据读出或出海预期的标的,如亚虹医药-U(688176)、加科思-B(1167.HK)、来凯医药-B(2105.HK)等。
原料药——①2023-2026 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 亿美元,相较2019-2022 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3 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化学药品原药产量Q1/Q2/Q3/Q4 分别同比+15.5%/-10.6%/-11.4%/-3.9%,Q4 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降幅明显收窄;2023 年Q4印度从中国进口原料药及中间体平均价格同比+2.77%,环比增长14.88%,而进口量同比+2.93%,环比-12.05%,产品价值量出现明显提升,我们判断大概率因为其前端产品采购比重下降,后端产品比重出现提升,印度制剂企业去库存阶段出现尾部特征。结合Q4 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业边 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接近尾声。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 年Q2-Q3 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迎来β 行情。建议关注:1)2024 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且具备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2)持续横向拓展且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共同药业(300966);3)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业绩修复弹性更大。
CXO——板块表现分化:1)海内外分化: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结束,海外医药投融资及企业需求逐步复苏,7/8 家海外CXO 企业2023 年业绩超预期或符合预期;国内创新药仍处调整周期,需求不振,未来从投融资到需求、订单以及业绩的好转仍需时间;2)创新药CXO 表现不佳,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预计2023 业绩增速仅为2.76%,未来从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仿制药CXO 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预计业绩以及订单维持30%的高增速。我们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有望逐步宽松带来的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公司层面建议关注:1)受益网传创新药支持政策的国内临床CRO,如泰格医药(300347)、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仿制药CXO 新签订单高增速的公司,如:百诚医药(301096)、阳光诺和(688621);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 以及AI 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
仿制药——前九批集采纳入374 个品种,集采进入后半程,同时政策边际改善,集采规则优化,集采风险已逐步出清。随着重磅专利药物陆续到期,《第三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发布共收录39 个品种,仿制药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容。相关企业不断推进仿制药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新兴市场,2022 年,国内共18 家企业获得美国FDA 的73 个ANDA 批文(62 个品种),2023 年H1 取得34 个ANDA 批文(32 个品种)。仿制药企业稳定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叠加创新转型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出海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推荐关注:1)产品成熟学术推广完善,立项能力强,未来业绩确定性好的公司,例如福元医药(601089)、三生制药(1530.HK)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估值修复弹性大的公司,例如京新药业(002020)、亿帆医药(002019)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