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周报:铁路龙头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增 关注轨交设备投资机会

2024-04-16 10:20:11 和讯  华龙证券景丹阳/邢甜
  周观点:
  3 月国内挖机销量增速回正,大规模设备更新有望促进工程机械更新周期加速进行。2024 年3 月国内销售各类挖掘机15188 台,同比增长9.27%,优于此前CME 预估销量1.48 万台及6.48%的同比增速,国内市场恢复预期较强。另住建部印发通知,明确提出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 年以上的工程机械设备。10 年以上主要指国二及以下标准的非道路机械,保有量占比较高,政策刺激下更新周期有望提前启动,工程机械行业需求预期边际改善。建议持续关注:徐工机械(000425.SZ)、三一重工(600031.SH)、中联重科(000157.SZ)。
  中国中车一季度业绩预增50%+,建议关注轨交设备投资机会。
  2023 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 亿元、同比增长7.5%;2024 年1-3 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1248 亿元,同比+9.86%。根据2023 年一季度投资占全年投资比例测算,2024 年总投资有望达8399 亿元。中央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会议强调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轨交装备板块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中国中车(601766,SH)、中铁工业(600528.SH)、天宜上佳(688033.SH)、中国通号(688009.SH)、时代电气(688187.SH)、铁建重工(688425.SH)等。
  国务院开会部署“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关注机床、铁路及农机投资机会。会议指出,更新活动要分类推进,把握轻重缓急,优先支持行业前景好、投入带动比高的行业,加快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耗能高排放设备、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重点支持需求迫切、拉动效应大但购置成本较高的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是一个年规模5 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综合考虑迫切性、重要性及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可以关注①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②交通运输设备,③老旧农业机械,④教育文旅医疗设备等。个股可关注:华中数控(300161.SZ)、杰瑞股份( 002353.SZ ) 、青鸟消防( 002960.SZ) 、豪迈科技(002595.SZ)、欧科亿(688308.SH)等。
  中国核电2024 年计划投资千亿,关注核电设备投资机会。中国核电2024 年投资计划总额为12,155,279 万元,用于核电、核能多用途、新能源、单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参控股资本金注入、收购项目等。这一金额较2023 年的8,001,673 万元,同比增长52%。
  核电作为稳定高效的能源品种,受到全球多个国家高度重视。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 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创历史新高,到2025 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我们  认为,“双碳”目标引领下各国将加速清洁低碳新能源转型,我国核电项目核准有望常态化,建议关注核电产业链相关设备佳电股份(000922.SZ)、中核科技(000777.SZ)、景业智能(688290.SH)、江苏神通(002438.SZ) 、科新机电(300092.SZ) 、兰石重装(603169.SH)等。
  人形机器人板块短期回调,持续关注催化落地进展。NVIDIA CTC大会上展出了多款机器人产品,随着市场对大会预期的逐渐明朗化,人形机器人板块出现调整。我们认为,短期回调不影响产业向商业化、规模化推进的发展趋势,后续可关注Tesla optimus 不定期视频更新、AI day 及其量产进展。个股可关注:1)Tier1 厂商三花智控(002050.SZ)、五洲新春(603667.SH);2)价值量较高的硬件厂商绿的谐波(688017.SH)、雷赛智能(002979.SZ)、贝斯特(300580.SZ)、柯力传感(603662.SH)等。
  2024 年1-2 月叉车销量同比增加10.6%,行业增长稳健进行。受春节影响,2024 年2 月当月销售各类叉车68042 台,同比下降34.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41557 台,同比下降43.7%;出口市场销量26485 台,同比下降10.8%。2024 年1-2 月叉车行业合计销量178737 台,同比增长10.6%。叉车下游中仓储及物流指数景气依旧,2024 年1 月物流业景气指数52.7,仓储指数51.2,均仍位于扩张区间。受益于国内电动产品性价比较高,叉车龙头的海外竞争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杭叉集团(603298.SH)、安徽合力(600761.SH)。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和市场竞争风险,产业政策变动风险,第三方数据错误风险,创业板、科创板股票风险等级为R4,仅供符合本公司适当性管理要求的客户使用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