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关注信贷多增、财政加力下的24Q2资金面压力

2024-05-13 09:10:11 和讯  东方证券屈俊/于博文
年初以来,资金面保持宽松主因银行资产端投放压力有限,展望5-6 月,我们从银行资产、负债两端看,存款缺口压力或边际加深,资金面稳定性或有所承压。
平滑投放引导下24Q2 信贷或同比多增。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24 年银行新增信贷大概率实现同比多增,假定24Q1 新增信贷占全年比重约40%, 24Q2 占比回归到25%附近,则24Q2 新增信贷约5.9 万亿元,同比多增约7500 亿元,多增的信贷规模或主要体现在5-6 月。
政府债发行有望提速,24Q2 银行债券投资增速有望回升。4 月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完成了24 年地方专项债项目筛选工作,结合政治局会议相关表述,后续地方专项债发行有望明显提速,5-6 月各地披露的专项债发行计划均超4000 亿元,明显高于1-4月各月发行规模,此外亦不排除24Q2 落地1 万亿元超长国债的可能性。伴随政府债放量,我们判断5-6 月银行债券投资增速有望回升。进入24Q2,我们认为两方面因素或驱动农商行中长债投资活跃度下降:一是监管对长端利率过低的关注,二是伴随实体信贷需求回暖,农商行Q2 资产配置通常向贷款倾斜。
如何看近期市场关于央行购买国债探讨的升温?1)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都将是加杠杆的关键力量,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2)当下降准虽仍有空间但已相对有限;3)MLF 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偏间接和滞后,23Q3-Q4 已经给出示范。因此中长期来看,有必要丰富流动性管理方式,且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无法律障碍。若央行从二级市场买卖国债落地,且逐渐成为常态化货币政策工具,或影响几何?1)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债集中发行时的资金面压力,并可能在特定阶段优化利率曲线,但国债收益率波动或有加剧;2)一定程度有利于缓解流动性分层现象。
存款增速或难企稳,主要受企业部门拖累。私人部门方面,我们认为24Q2 存款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加,一是广义基金对存款的分流效应有望转弱,二是房地产去库存引导下,往后看按揭贷款投放或有更多支撑,进而派生存款。企业部门方面,关注“手工补息”的影响。我们判断,“手工补息”可能主要体现在国有大行类活期存款业务中,截至23 年末四大行对公活期存款余额约25 万亿元。“手工补息”影响下,银行存款缺口压力加大或已现端倪,4 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大幅攀升至4000亿元以上,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水平,且其中国有行占比快速上行至接近1/3。
年内货币政策展望: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正在抬升。一是基于近期的政策思路(逆周期调节)和表述(政治局会议), 二是降息的时间窗口或正在逐渐打开,人民币贬值压力边际缓解,不合理高息存款的整治有望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
2024 年银行经营基本面有望筑底,关注银行业风险确认后处置出清的力度、新发贷款利率的拐点、全社会各部门债务成本压降后银行息差筑底,当前货币信用环境友好,财政也有望靠前发力稳定经济预期,继续看好银行股表现。现阶段推荐三条主线:1、高股息国有行,建议关注交通银行(601328,未评级)、农业银行(601288,未评级) ;2、兼具顺周期和高股息特点的优质区域城商行,重点推荐江苏银行(600919,买入)、南京银行(601009,买入),建议关注成都银行(601838,买入)、杭州银行(600926,买入)、苏州银行(002966,买入);3、顺周期且估值调整到位品种,重点推荐宁波银行(002142,买入),建议关注招商银行(600036,未评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财政政策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