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社融为负,不及市场预期,受政府债、非标融资和直接融资拖累较大。4 月社融同比增长8.3%,环比3 月下降0.4pct,4 月社融增量-1987 亿元,为2005 年10月以来首次负增长,显著不及市场预期。结构上:1、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125 亿元,是信贷淡化增量、盘活存量的结果,也是“需求约束”下信贷供给的合理回归; 2、政府债同比少增5532 亿元,主要是地方债发行偏慢的拖累。3、企业债同比少增2447 亿元,股票融资同比少增807 亿元,或主要受到地方化债以及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影响。4、非标融资同比少增3111 亿元,主要是未贴现票据同比大幅少增,或是银行为弥补对公贷款缺口,大幅增加票据贴现而带来的自然回落。
全口径信贷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结构偏弱。4 月人民币贷款新增7300 亿元,同比多增112 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居民户贷款延续同比少增,其中短贷同比少增2263 亿元,中长贷同比少增510 亿元,后者少增规模较3 月明显收窄,可能与近期多地升级地产销售刺激政策下,房屋销售回暖有关。
尽管对公贷款年初以来首次转为同比多增,但票据冲量较为明显。短贷、中长贷分别同比少增3001 亿元、2569 亿元,反映出的经济图景与4 月政治局会议及24Q1货政报告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有所背离,我们对此解读为:如24Q1 货政报告所言,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趋于弱化。信贷需求出现“换挡”的大背景下,信贷供给也在挤出“水分”,向均衡水平收敛:1)监管持续引导避免资金空转,银行可能主动压降了低息贷款(如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且近期“手工补息”监管可能促使部分低息贷款提前偿还,对应到对公短贷同比大幅少增;2)金融业核算方法优化之下,金融业GDP 计算由过去基于存贷款增速的方法改为基于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指标进行核算,因此银行冲贷的动机进一步弱化。票据同比多增超7000 亿元,或是为了弥补对公短贷大幅少增的信贷缺口。
M1 增速转负或受“手工补息”监管影响,并带动M2 增速超预期回落。4 月M1 同比增速-1.4%,环比回落2.5pct,M2 同比增速7.2%,环比回落1.1pct。M1 增速除春节月份以外首次出现负增长,或与4 月“手工补息”(主要存在于对公活期存款中)严监管有关,短期部分资金可能流向广义基金,但中长期有利于银行负债成本的改善。年初以来,对公存款同比大幅少增形成了对M2 增速的核心拖累,除了贷款派生、防范资金空转等因素影响,我们理解24Q1 货政报告对此给出进一步解释:存款在居民和企业部门循环不畅的结果。当前国内贷款主要投向企业部门,并通过各类支出转化为居民存款,但受消费复苏有限等影响,存款主要沉淀在居民部门,并未通过支出向企业存款进行有效转化,且可能部分流向广义基金,进而导致M2 增速的持续回落。
2024 年银行经营基本面有望筑底,关注银行业风险确认后处置出清的力度、新发贷款利率的拐点、全社会各部门债务成本压降后银行息差筑底,当前货币信用环境友好,财政也有望发力提速稳定经济预期,继续看好银行股表现。现阶段推荐三条主线: 1、高股息国有行,建议关注交通银行(601328,未评级)、农业银行(601288,未评级);2、经济大省“挑大梁”背景下,有区域α优势且基本面确定性强的城商行,重点推荐江苏银行(600919,买入),建议关注杭州银行(600926,买入)、成都银行(601838,买入)。3、困境反转兼具高股息特征的城农商行,重点推荐南京银行(601009,买入),建议关注渝农商行(601077,买入)。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流动性环境超预期收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