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前瞻|因立夫赴美上市:机械臂迈入“快车道”,现金流却紧张

2024-05-23 17:58:47 智通财经 
新闻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被快速应用,机械臂产业无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被大家所熟知的。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因立夫主要从事注塑机专用机械臂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也是机械臂安装服务和保修服务以及机械臂配件和原材料的提供商,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械臂制造商,致力于为世界提供专业、可靠、灵巧的机械臂。下面不妨透视招股书来看看,这家身处新兴赛道的科技型企业“造血能力”究竟如何?营收净利高增长,仍欲“补血”扩张从基本面来看,由于身处机械臂这一朝阳赛道,因立夫的经营规模自然呈现高增长状态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被快速应用,机械臂产业无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被大家所熟知的。日前,一家来自福建泉州的机械臂生产商的赴美上市的举动,则再次为这一行业增添一抹“色彩”。

5月21日,伊瓦特机器人(300024)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股东因立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立夫”)在美国证监会(SEC)公开披露招股书,股票代码INLF,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该公司曾于2023年11月6日在美国SEC秘密递表。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因立夫主要从事注塑机专用机械臂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也是机械臂安装服务和保修服务以及机械臂配件和原材料的提供商,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械臂制造商,致力于为世界提供专业、可靠、灵巧的机械臂。

下面不妨透视招股书来看看,这家身处新兴赛道的科技型企业“造血能力”究竟如何?

营收净利高增长,仍欲“补血”扩张

从基本面来看,由于身处机械臂这一朝阳赛道,因立夫的经营规模自然呈现高增长状态。

具体而言,因立夫主要生产广泛的注塑机专用机械臂产品组合,包括横向单轴和双轴机械臂、横向和纵向多轴机械臂以及大型牛头多轴机械臂。从收入结构来看,主要包括销售自有品牌iNLIF的注塑机专用机械臂,销售注塑机专用机械臂配件、注塑机专用机械臂原材料及边角料,以及向通过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经营实体注塑机专用机械臂的客户提供安装服务。

近年来,随着机械臂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使用,因立夫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也开始迅速增长。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因立夫实现营收分别为665万美元、1261万美元,同比增长高达89.6%;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54万美元、135万美元,同比增长逾1倍多,为151.6%。

透过收入结构来看,销售专用机械臂为公司的主营业务,2022年和2023年的营收占比为92.92%、77.83%,有所下滑;销售原材料和废料、机械臂配件这两大业务则紧随其后,期内销售原材料和废料营收占比分别为3.35%、13.19%,销售机械臂配件营收占比则分别为2.06%、7.91%,借逐年增长,从中可知公司业务线变得更为广阔。

不过,营收和净利保持高增,这并不意味着因立夫手中“余粮”充足。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12月 2023年的31日,因立夫仅有60万美元现金,主要现金来源来自公司业务和银行贷款。

然而,现金流紧张之余,因立夫仍欲继续扩张——据悉,该公司预计将在福建省南安市建立5g数字智能设备生产基地、在中国境内设立24个地方营销和服务办事处、以及计划建设一个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由此不难发现,现金流紧张的因立夫,即便营收和净利高增,但若想继续扩张仍需外部“输血”。

机械臂迈入“快车道”,竞争大而激烈

机械臂(也称为“笛卡尔机器人”)是工业应用中最常用的机器人类型之一,通常用于注塑机和计算机数控机床(“CNC机床”)。

机械臂是一类工业机器人,具有两个或三个主轴,以线性运动而非旋转方式工作。这些轴彼此垂直地起作用,并且用于抓握或操纵物体。利用其刚性结构,机械臂可以携带重型有效载荷。机械臂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三轴机械臂、五轴机械臂和多头机械臂。

由于我国是工业制造大国,对工业机械臂的需求很大。近年来,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产业升级,提升工业机械臂的产量和制定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提升我国工业机械臂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的利好下,也极大地点燃了机械臂行业的发展热情。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从2017年到2022年,中国机械臂的销量从约35.7万件增加到93.8万件,复合年增长率为21.3%;从2017年到2022年,中国机械臂的销售收入从21980万美元增加到4.9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7.6%。即便在疫情期间,机械臂仍被激发了大量需求,从2020年到2021年,中国机械臂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另外,Frost&Sullivan还表示,随着支持政策和下游行业(如汽车行业、电子行业和医疗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国机械臂的销量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2027年将达到约23万只,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7%;2027年,中国机械臂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约1.06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5%。

(数据来源:因立夫招股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械手市场相当分散,大约有数千个市场参与者,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之际,也意味着因立夫将身处于着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

据招股书披露,近十年前,中国的机械手武器市场被少数外国企业垄断。然而,随着我国机械手臂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机械手臂制造商数量众多,主要是中小型制造商-尺寸 企业,已经进入市场。因此,中国的机械手武器市场逐渐变得更加支离破碎。

目前,中国机械手武器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外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因为国内机械手武器的质量有所提高,而且与外国制造商相比价格相对较低。就收入而言,前10家制造商约占2022年中国机械手武器市场市场份额的28.0%。2022年,因立夫子公司瓦特虽然是福建省最大的机械臂制造商之一,但在全国范围内,公司排名第10位,市场份额约为1.4%,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而不止于此,目前因立夫还存有明显的“大客户依赖症”。在风险提示中,因立夫坦言称,公司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一些主要客户,截至 2023年,一名客户占经营实体总收入的22.68%。对此,该公司亦表示,每当总收入的大部分集中在有限的客户身上时,公司无法预测这些客户对产品未来的需求水平。若任何一个最大的客户终止购买公司产品,将对公司的收入、业务成果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身处于快速发展的朝阳赛道,但因立夫的实力并未如想象中的那么强劲,而“补血”扩张的举动亦反映出公司想要继续壮大,强健“肌肉”的决心。

(责任编辑:贺翀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