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点评:强化绿电需求侧指标 有望改善新能源消纳

2024-06-02 13:10:04 和讯  华源证券刘晓宁
  事件:国务院2024 年5 月29 日发布《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文件提及非化石能源需求侧强制性指标,在近年减碳政策中相对少见,我们认为需要引起重视,后续落地情况对新能源消纳改善至关重要。文件提出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等10 大重点任务,其中与可再生能源行业相关的定量指标包括:1)到2025 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2023 年数据为38.8%,实际提升幅度非常有限,由此我们分析政策重点是落实存量消纳,而非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装机增速,与全文的控产能基调一致);2)“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3)到2025 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4)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
  机制建设包括:落实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等政策,细化分解各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目标任务。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统筹考核节能改造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严禁对高耗能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加快建设绿证交易市场,做好与碳市场衔接,扩大绿电消费规模。
  与此前文件相比,此次文件对新能源行业最重要的亮点是涉及绿电需求侧机制,主要包括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制定重点行业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以及加快绿证与碳市场衔接三方面,有望解决当前绿证市场有价无市问题。2023 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15.8%,在绿证核发全覆盖要求下,我国当前并不缺乏绿证供给,而是由于需求侧缺乏强制要求,碳市场建设滞后,绿电内生需求不足,进而导致绿电的环境属性难以变现,新能源利润率承压。此次文件多次提及绿电需求侧机制,绿电内在需求是解决当前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困境的根本途径,后续落地情况以及具体细节要求需要密切关注。
  从硬件建设来看,节能降碳核心在于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文件中多次提及:(1)煤电三改联动持续推进:一方面对煤电进行低碳改造,降低煤电单位煤耗,另外提高煤电灵活性,进一步提高煤电的调节能力;(2)储能方向:积极发展抽蓄、新型储能,2025 年装机分别超过62GW、40GW;(3)充分发掘用户侧调节资源: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形势,需求响应比例达到3%-5%,调动用户侧资源提高保供及消纳能力;(4)电网:通过建设特高压等跨省区外送通道的形式解决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加强配电网建设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此外进一步推广高能效变压器降低能耗,到25 年高能效变压器占比提升10 个百分点以上。(5)持续推进绿氢应用及制氢技术:应用端加强氢能冶金等应用,制造端则继续鼓励绿氢制备技术研发,进一步降低煤制氢比例以同时达到提高绿电利用和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投资分析意见:建议关注以下方向:1)绿电运营商方向:推荐港股中广核新能源,建议关注大唐新能源、龙源电力、三峡能源;2)电网设备方向:重点推荐电力信息化公司理工能科及特高压直流核心供应商许继电气,建议关注国电南瑞、中国西电、平高电气等;3)灵活性改造:重点推荐东方电气,建议关注:龙源技术、青达环保。4)虚拟电厂方向:建议关注:国能日新、朗新集团、东方电子等。5)氢能:建议关注华光环能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化改革程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