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八条措施”为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提供便利 并购重组利好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2024-06-20 07:05:49 智通财经 
新闻摘要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对此,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八条措施》深化、强化、具象化前期《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在广义IPO进展放缓的语境下给“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提供便利条件,并购重组利好相关板块企业做大做强。顶层设计上,科创板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支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行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对此,国信证券(002736)发布研究报告称,《八条措施》深化、强化、具象化前期《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在广义IPO进展放缓的语境下给“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提供便利条件,并购重组利好相关板块企业做大做强。国信证券长期看好新质生产力从“政策性主题”转向“产业性主线”的长期投资机遇,继续沿着政策力度、基本面预期改善等因素把握科技成长投资的结构性机会。

事项:6月1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后文简称 《八条措施》),《八条措施》聚焦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综合施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的原则,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动科创板持续健康发展。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作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试验田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先行者,科创板在2019年设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持续服务于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顶层设计上,科创板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支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行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当前,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7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285家,综合考虑企业参控股公司的“专精特新”属性,整体符合专精特新的企业数量超过320只。流动性方面,2023年全年科创板上市企业成交额、成交量同比分别增长31%、56%,整体发展良好。

IPO进展放缓,《八条措施》为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提供便利,并购重组利好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八条措施》深化、强化、具象化前期《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后文简称《十六项措施》),在广义IPO进展放缓的语境下给“硬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提供便利条件,并购重组利好相关板块企业做大做强。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国九条,作为“1+N”政策体系重要一环的《十六项措施》第三条从新股发行的角度提出“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发挥发行监管条线合力,持续提升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八条措施》进一步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适应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八条措施》第三条提出“建立健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第四条提出“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着眼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进一步明确《十六项措施》中“支持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各类支付工具实施重组”表述,伴随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制定、小额快速审核机制优化,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望有序并购整合,利好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轻资产&高研发认定标准,为优化股债融资制度提出了可参考的标准。

《八条措施》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对《十六项措施》中加强债券市场的精准支持进行补充。《十六项措施》具体要求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鼓励政策性机构和市场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支持有条件的新基建、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发行科技创新领域 REITs,拓宽增量资金来源。支持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有望从实质上降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的门槛,降低硬科技企业收到新增分红风险警示的几率。

涉及机构的多项规定呼应此前耐心资本相关表述,或有助于降低板块波动

《八条措施》优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反向挂钩”制度,对合理减持诉求予以支持。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防止“害群之马”“僵尸空壳”在科创板出现,与《十六项措施》中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要求契合。落实私募基金“反向挂钩”政策,扩大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份额转让试点,拓宽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一再投资”良性循环,有望进一步强化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科技企业中的“助推剂”作用,利于资金在相关板块沉淀,降低板块波动率和回撤幅度。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就落实《八条措施》的有关意见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网下投资者报价约束、引导理性报价,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最高报价剔除比例。现行业务规则和行业倡导建议明确,最高报价剔除部分为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3%,实践中一般选择按照1%的剔除比例执行。为进一步加大网下报价约束,科创板将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通过加大网下报价约束引导理性报价,平抑科创企业股价波动。

新质启航,科技成长提质增效进行时

前期《十六项措施》一方面压实各方责任,督促证券公司提升服务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明确为科技企业构建“绿色通道”,释放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再融资的政策信号,本次《八条措施》承上启下,既进一步深化、强化、具象化《十六项措施》中对科技企业的相关表述,回应市场关切,也为下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切换的必然路径,依托于新科技,落脚在新产业,孕育着大量的市场投资机会,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下的重要投资线索。除了《十六项措施》外,《八条措施》中涉及拓宽融资渠道的相关要求也与前期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具备高度内在一致性。国信证券依旧长期看好新质生产力从“政策性主题”转向“产业性主线”的长期投资机遇,继续沿着政策力度、基本面预期改善等因素把握科技成长投资的结构性机会。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