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9 日,工信部电子司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征求意见稿)。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加强规范名单的动态管理。 《规范条件》2013 年首次发布,先后于2015 年、2018 年、2021 年进行了3 次修订。截至2023 年年底,累计公告了十二批共329 家光伏行业规范企业名单,涵盖光伏制造业主要环节60%以上骨干企业,有效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规范条件》对现有项目和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技术工艺要求普遍提高,有助于促进现有产线高效高质量利用,同时抑制新增产能投放,以此来扭转当下低价无序竞争的态势。硅片环节着重强调少子寿命水平的提升,现有和新建 N 型硅片少子寿命分别从500μs 和700μs 提升至800μs 和1000μs。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着重强调转换效率和衰减,其中现有和新建N 型电池项目的转换效率最低要求分别为25%和26%;现有和新建N 型组件的转换效率最低要求分别为22.3%和23.1%。在组件衰减方面,新《规范条件》要求P 型组件首年衰减不高于2%,后续每年衰减不高于0.55%,25 年内累计衰减不高于15%;要求N 型组件首年衰减不高于1%,后续每年衰减不高于0.4%,25 年内累计衰减不高于11%。
资源综合利用和能耗水平要求进一步加强,考验光伏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新《规范条件》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生产环节的综合电耗要求全面提升,新建多晶硅项目要求还原电耗小于44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57 千瓦时/千克,较2021 年版本的50 千瓦时/千克和70 千瓦时/千克分别下降12%和18.6%。存量项目要求综合电耗小于57 千瓦时/千克,这对部分高能耗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此举旨在优化行业能源管理结构,有利于行业存量产能出清。此外,新《规范条件》对各环节的耗水量要求也进一步趋严,企业必须对存量和新建项目进行充分技术攻关才能满足上述考核要求。
首次提及知识产权保护、碳足迹核算和ESG 信披,绿色生产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新规要求企业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侵权行为。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开发、应用和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在环境保护方面,新规鼓励企业开展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进行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ISO 14064温室气体核证和碳足迹认证;鼓励企业开展ESG 信息披露工作。海外客户更加看重绿色生产过程和社会环境治理理念,新增条款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体系、认证体系和信披体系的建设,提升企业海外综合竞争力。
随着相关政策出台,产业链供需结构将逐步得到有效优化,部分环节将逐步具备投资价值,我们仍建议三条主线:一是关注当下海外占比较高的企业,出口链的量确定性和价格好感度都优于国内,建议关注阿特斯、晶科能源、振江股份、德业股份。二是关注行业下行趋势中,格局好盈利稳定性强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阳光电源、福斯特、福莱特。三是建议关注即将见底反转的板块,如硅料环节,通威股份。
风险提示
新能源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价格超预期下降,装机不及预期、消纳率显著下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