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受地产新房销售持续低迷以及开年以来基建投资偏慢的影响,年内资金到位情况低于过去两年水平。截止2024 年7 月2 日,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为61.08%,周环比连续三周下滑,反映出当前建材消费量整体偏淡的局面。后续需持续关注地产销售复苏的持续性以及下半年基建投资提速的节奏。当前建议关注景气度较高的药用玻璃以及民爆板块。
消费建材:竣工下滑导致业绩承压,看好布局零售及第二增长曲线的龙头公司。2024 年1-5 月份我国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2.2 亿方,同比下滑20.1%,导致工程订单大幅减少且竞争激烈。从整体销售成交结构看,二手房景气度不断提升,17 个城市6 月份二手房销售同比增长23.7%,其景气程度远好于新房,拥有更多零售业务布局,在存量房翻新中占比更高的消费建材公司在Q1 业绩表现普遍更好。我们持续推荐积极拥抱渠道变化,布局零售渠道及第二增长曲线的龙头公司:北新建材、伟星新材。
水泥:价格触底回升,下半年业绩有望逐步回暖。受需求大幅下滑影响,4 月下旬前水泥价格持续探底,价格跌至2021 年以来最低水平。截止2024 年4 月末,全国水泥含税均价同比下滑29.2%,多地在5 月份联合挺价,促使水泥价格在5 月份小幅上涨。自2024 年6 月21 日起水泥价格已高于去年同期,截止2024 年7 月5 日,水泥价格同比去年同期提升12.8 元/吨,且原材料成本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我们判断伴随着下半年基建投资提速,水泥企业业绩有望下半年有所改善。
玻璃:浮法玻璃短期承压,看好药玻高景气度。竣工增速断崖式下滑导致浮法玻璃工程订单大幅减少,尽管有家装、翻新类订单支撑,但下游深加工样本订单仍然延续走低趋势。深加工订单不足导致上游玻璃厂商库存积压,且当前日熔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浮法玻璃价格短期承压。我们看好药用玻璃这一细分赛道,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对药包材提出的更新迭代的要求以及集采的推动,我国中硼硅玻璃的渗透率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近年来注射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比例提升以及集采中注射剂占比的提升都预示着中硼硅玻璃快速替代钠钙玻璃和低硼硅玻璃,这和企业端中硼硅玻璃销量快速增长趋势一致,推荐:山东药玻。
玻纤:淡季叠加新产能落地,价格短期承压。自去年2023 年三季度以来,玻纤行业部分低端产品大幅降价带动整体价格中枢下移。截至2024 年3 月12 日,玻纤行业均价降至3975 元/吨,同比下滑23.7%,部分二三线企业陷入深度亏损。3 月中旬以来玻纤厂家联合开启全面复价,当前价格较年初最低价反弹20.2%。6 月重点玻纤企业重新开始累库(6 月末重点企业库存共计62.8 万吨,环比增长8.3%),产销数据显示内需仍有待恢复(7 月以来多数厂产销降至9 成以下),叠加下半年约有60 万吨新产线待点火,粗纱价格短期将承压。电子纱由于格局更好,涨价目前来看落实较好无回调。截止7 月4 日,电子纱G75 主流报价8900-9300 元/吨,年内涨幅达到26.8%。当前成交价格基本稳定在9200 元/吨左右。但5 月底以来随着两条3 万吨电子纱产线复产,后续价格以稳为主。
新材料:民爆供需格局不断优化,局部景气高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能源开采和基建投资的需求增长,民爆企业高速增长。2023 年民爆企业生产总值达到436.6 亿元,同比增长10.9%,2020-2023 年复合增速达到9.1%,且民爆产品由于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2024 年1-5 月份我国民爆生产总值增速较高的地方包括:西藏(+86.6%)、青海(+62.0%)、江苏(+43.8%)、河北(+25.7%)。民爆行业由于获取许可证壁垒较高,目前企业扩大许可产能的方式仅余重组整合和产能升级置换两种,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预计年内特别国债推动大型基建项目落地,将带动相关地区需求高速增长。根据水利部披露的数据,一季度全国实施水利项目2.35 万个、在建规模4.7 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8%和12.3%。我们看好供需格局优化下基建带动民爆景气度提升,推荐:国泰集团。
风险分析
1)地产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建材行业下游主要为地产和基建行业,其投资增速将显著影响对各类建材产品的需求。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多轮降杠杆、去库存、资金收紧等政策调控,未来仍将面临结构性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也从高位逐渐放缓。倘若地产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将使得建材行业面临景气度下滑以及企业经营环境压力加剧的风险。
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建材行业属于中游制造业,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对行业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倘若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而成本压力向下游终端市场传导不及时的情形下,建材企业盈利空间将被挤压,从而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