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聚焦周期向上低估值的优质龙头

2024-07-04 10:35:06 和讯  招商证券胡小禹/吴洋/朱艺晴/方嘉敏
  本篇报告回顾了2024 年上半年机械行业的基本面和股价走势,上半年内需动力不足,出口表现较好,机械指数跑输大盘。展望下半年,我们提出两条投资主线:①需求周期受短期国内外经济影响较小,周期确定性触底,已经呈现出边际向上趋势,企业经营改善的大市值板块,如船舶、轨交;②估值具备足够安全边际,经营稳健,报表继续恶化的可能性较低,具备长期成长性的板块,如工程机械、检验检测。维持机械行业的“推荐”投资评级。
  回顾2024H1:机械指数跑输大盘,轨交设备、工程机械整机表现亮眼。
  2024 年1 月2 日至7 月2 日,沪深300 指数上涨1.2%,申万机械指数下跌14.1%,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19 位。上半年市场经历技术性调整,价值风格占优,小市值公司估值中枢下移,而机械行业以小市值公司为主,申万机械指数成分股中,市值小于100 亿的公司数量占比为89%。
  机械细分赛道中,表现前五的行业是轨交设备、工程机械整机、能源及重型装备、纺织服装设备、楼宇设备,其中轨交设备、工程机械整机实现了正收益,涨幅分别为18.5%,15.4%。我们认为轨交设备和工程机械整机表现较好的原因是:①市值大,符合市场风险偏好。②行业基本面改善。
  ③部分企业经营改善,财务指标向好,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展望2024H2:内需或将继续磨底,出口景气度年底可能转弱。2024 年上半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承压,内需动力不足,出口拉动下,制造业投资有所恢复。基于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我们认为未来机械行业内需有可能继续磨底,出口或于年底开始边际下行,内外需均具有较高不确定性,具体来看:
  ①国内基建投资有提速迹象,但高基数下对经济可能是“托而不举”。
  ②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侧重“消化存量房产”,新增投资未见改善,需进一步跟踪现有政策执行力度、以及是否会推出新政策进一步拉动房地产。
  ③出口需求在全球资本开支周期与主动补库周期共振的背景下,年内有望维持较好的景气度,年底可能开始转弱;此外,美国大选、贸易关税等事件均有可能影响出口表现。
  ④出海相关的制造业受益于出口高景气,年内投资有望保持相对高位,但机械行业相关细分板块的股价有可能会提前反应明年的下行压力,或反应可能出现的利空事件(如加征关税)。
  在需求端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以下2 类细分赛道有望取得相对好的投资收益:
  ①需求周期受短期国内外经济影响较小,且周期确定性触底,已经呈现出边际向上趋势,企业经营改善的大市值板块,如船舶、轨交;②估值具备足够安全边际,经营稳健,报表继续恶化的可能性较低,具备长期成长性的板块,如工程机械、检验检测。
  船舶:新造船市场向稳过渡,上行趋势业已确立。从全球造船的完工量和接单量的国别分布看,我国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国船企主导全球造船市场,蚕食日韩造船市场。从价格角度看,高船价低成本带来利润剪刀差。
  “量价齐增”叠加“产能受限”的天然瓶颈,船舶景气度有望持续向好。
  继续强烈推荐中国船舶,建议关注中船防务、中国动力等产业链公司。
  轨交:客流量回暖带动铁路投资金额、动车组招标量上行,动车组高级修将进入放量期。2024 年铁路客流量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带动动车组招标量的增加。同时,我国动车组进入高级修周期。2024 年1 月动车组高级修首次招标361 组,其中五级修207 组,招标规模超2023 全年,五级修占比持续提高,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动车组高级修招标数量有望保持较高水平。因此,轨交行业周期有望向上。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中车、中国通号、中铁工业、交控科技等公司。
  工程机械:国内周期触底,市场回暖可期。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目前处于底部调整期,我们认为在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工程机械很有可能在2024 年迎来底部和新一轮更新替换周期的拐点,24~26 年挖掘机年均更新需求有望在409~733 亿元之间,工程机械全行业的年均更新需求有望居于1100~2100 亿元。工程机械出口空间广阔,代表性主机厂的海外出口增速依然可观。因此,我们继续强烈推荐工程机械板块。公司层面,建议重点关注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龙头公司。
  检验检测:稳健增长赛道,估值消化后迎来布局良机。检验检测市场空间长期稳定向上,周期性较弱,防御属性较强,且具有竞争壁垒高、现金流好等特点。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检测行业近两年增长不及此前市场预期,主要上市公司股价因此大幅回调,当前市值对应2024 年归母净利润(wind 一致预期)的PE 不到20x,当下估值已经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有望迎来较好的左侧布局时点。建议重点关注广电计量、谱尼测试、国检集团、华测检测(电子)、苏试试验(中小盘)等。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动荡的风险、政策实施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