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固态电池有望开启新一轮电动化创新周期

2024-08-23 08:18:20 智通财经 
新闻摘要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固态电池因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有望开启新一轮电动化创新周期。中信证券测算消费者对长续航付费形成10-15万元溢价,有助于固态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我们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需求将达643GWh,2024-2030年CAGR达133%,合计市场空间达1.2万亿。纵观全球,当前日本全固态电池研发较为领先,但我国具备技术路线低风险、“小步快跑”节奏好、产业化条件充沛等优势,有望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下半场胜出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固态电池因高安全和高能量密度,有望开启新一轮电动化创新周期。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至。

中信证券测算消费者对长续航付费形成10-15万元溢价,有助于固态电池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我们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需求将达643GWh,2024-2030年CAGR达133%,合计市场空间达1.2万亿。纵观全球,当前日本全固态电池研发较为领先,但我国具备技术路线低风险、“小步快跑”节奏好、产业化条件充沛等优势,有望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下半场胜出。中国锂电产业将继续领跑世界,开启新的黄金时代。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以史为鉴知兴替:固态电池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

我们复盘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历程,归纳出国家资金支持、头部玩家入局、价格亲民、新品渗透率提升这4个产业化关键信号,我们认为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的积极信号持续聚积:国家有望给予资金支持、半固态量产车型上市、2024H1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1%,边际变化明确。我们分析热销车型的续航与价格,发现长续航车型因其豪华属性和稀缺性存在明显支付溢价,是固态电池重要的渗透空间,考虑中高端电动汽车、消费电子、eVTOL应用,我们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643GWh,渗透率12.2%,其中我们预计全固态渗透率约1%,合计市场空间约1.2万亿元。

对比日本,中国“小步快跑”有望赢下产业化下半场。

1)日本优势在研发,日本固态电池领域具备国家层面研究机构和资金支持,全球全固态电池专利前三丰田、出光、松下三家日本企业强强联合,丰田2020年完成全固态电池路试,领先全球5年以上。

2)中国优势在产业化,首先,日本押注硫化物全固态存在风险,中国优先选择氧化物半固态量产,同步开发硫化物/卤化物/复合电解质等路线分摊风险,其次,日本“一步到位”将全固态电池搭载HEV,未来装载BEV,中国选择“小步快跑”先将半固态装车,再逐步过渡至全固态装车,我们测算中国过渡路线规模效应高于日本5倍,产业化条件看,中国具有完备的锂电产业链、全球最大的电动消费市场,有望助力中国赢得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下半场。

产业链重构:中国锂电产业链积极拥抱新发展机遇。

我们测算短期(2024-2026年)半固态电池放量将对高镍三元、碳纳米管等环节带来相对较高的营收弹性;中期看,到2030年,我们测算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对隔膜与电解液需求影响分别为1%/6.6%,较为有限;长期看,面对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我们选取代表性样本公司阐述发展机遇,预计传统电池厂将凭研发、客户、制造优势领跑行业,材料厂商积极转型方能在未来穿越周期,第三方材料厂商能够依靠资源禀赋,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最后,我们推演了锂电产业格局的演变重构,预计固态电池将持续发展并逐步占据主导,中国锂电产业将有望继续领跑世界,迎接新的黄金时代。

风险因素: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超预期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内外政策变化不及预期;固态电池量产装车进展不及预期;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及降本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2024年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已经开启,中国有望在产业化的下半场取胜,国内锂电产业链将有望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关注三条主线:1)技术领先的电池厂;2)短期有望兑现一定业绩的半固态电池产业链标的;3)全固态电池产业的全新增量环节标的。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