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哲2024上半年在手订单超8.29亿元 拓展增量市场成效显著

2024-08-28 20:20:00 证券市场周刊 
新闻摘要
8月28日晚间,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海伦哲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据悉,海伦哲在手订单总额超过8.29亿元,特别是在应急排水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订单突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海伦哲坚持“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持续开发和扩充自身产品图谱,加速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8月28日晚间,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海伦哲(300201.SZ)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归母净利润0.51亿元。据悉,海伦哲在手订单总额超过8.29亿元,特别是在应急排水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订单突破。

上半年以来,海伦哲锚定三年(2023—2025)实现“经营业绩翻两番、再造一个海伦哲”的经营目标,在夯实核心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应急市场、国际市场、租赁市场及后市场四个市场增量,成果颇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海伦哲坚持“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持续开发和扩充自身产品图谱,加速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核心业务稳健 基本盘愈发牢固

公开信息显示,海伦哲主要产品包括高空作业车、电力应急保障车、应急排水车、消防车及军品等专用车辆。海伦哲是国内高空作业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是高空作业车、高空作业平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主导起草单位,在高空作业车轻量化、大高度、智能化、绝缘型不停电作业方面引领行业发展,尤其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主要地位。作为行业中唯一自主生产绝缘臂的企业,其绝缘斗臂车产品竞争力极强,市场地位稳固。

具体来看,在高空作业车产品方面,海伦哲的产品结构丰富、种类齐全、作业高度较高。目前,该类产品的作业高度已覆盖7—45米,共有60余个规格。报告期内,公司正在持续研发64米高空作业车,这一产品具有国内最高技术含量、功能配置最全的特点,代表了海伦哲的最高技术水平。预计该产品将于2024年10月在上海宝马展亮相。上市后,64米高空作业车将进一步增强海伦哲在高空作业车市场的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消防车领域,海伦哲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全资子公司格拉曼,拥有百年历史,是我国消防车产业的发源地,具有罐式类、举高类、特种类等消防车产品和特种救援洗消车生产资质,目前拥有系列水罐泡沫消防车、抢险救援消防车、城市主战消防车、举高消防车、登高消防车、其他特种消防车、消防机器人、各类特种救援洗消车等近百种型号的产品,在基础设施、设备与研发、生产能力和检测试验条件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具有年产各类装备2000余台的能力。

其中,研制的消防机器人包括防爆灭火侦察机器人、消防灭火排烟机器人、消防救援灭火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等产品,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防爆技术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实现远程遥控、无线通讯、图像及声音识别、自主导航、自主定位等一系列功能,并具有防爆、防水、防尘、防热、防腐蚀等特点,满足侦察、搜救、灭火、洗消、破拆等不同火灾现场的需求,替代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保障消防员人身安全。

为应对高层灭火这一世界性难题,格拉曼研制了高空系留无人机灭火消防车。该产品中系留无人机携带40水带喷射泡沫灭火剂高度最高可达155.1米。2024年8月,该产品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包括高空系留无人机灭火消防车在内的六款产品获得国家新产品认证,相关产品通过认证后,将全面推向市场。

整体而言,海伦哲的核心业务基本盘已愈发牢固,公司以创新驱动自身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以高性能、高品质的创新产品更好地满足了当前下游市场需求,为公司整体规模的持续增长和战略目标的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挖增量市场成长潜力加速迸发

在不断巩固传统领域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海伦哲亦加速向增量市场渗透。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对应急产业的政策支持,应急产业显现出了巨大市场潜力。

近日,海伦哲研发生产的应急排水抢险车,入选由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体现公司实施发展新战略已取得成效。目前,海伦哲已经形成了以高空作业车、应急电源车、消防车、特种作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高端应急装备系列产品,涵盖了从城市救援到大型活动保障等多种应用场景,展现出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海伦哲重点推进应急产业发展,以应急排水车为例,公司紧跟产品集成化、智能化、快速便携、大适应能力的发展趋势,其中已实现便携式排水车、液压子母式排水车等新品开发和销售。公司方面表示,后续将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更新以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并将逐步向其他处置、保障及监测预警类应急专用产品拓展,同时也将整合消防应急、电力应急以及核应急救援等产品系列,从而将应急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对应急产业的大力开拓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以来,海伦哲紧抓1万亿国债带来政策和市场机遇,大力推进各地应急项目的巡展和信息跟踪,并积极参与应急产品的投标工作,截至目前已签或已中标订单达1.58亿元。

不仅如此,海伦哲在高空作业车租赁市场和售后市场业务领域,同样展现出了卓著发展潜能。自2023年12月底与徐州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达成合作签约以来,海伦哲依托融资租赁模式,持续以品牌优势赋能终端销售。报告期内,公司更紧跟租赁行业增长趋势,创新租赁行业营销策略,相继推出24、25、28、31米等蓝牌租赁爆款车型及黄牌37米高空作业车等,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多措并举下,前期布局已逐步开花结果。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租赁行业销售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且市场占有率实现进一步提升。

在售后市场方面,上半年海伦哲在高车产品市场存量位居第一,市场保有量达1.5万台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大修维保服务市场的开发力度,推进各地服务网络升级完善,从而全方位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与此同时,海伦哲还通过开展维保业务调研分析讨论,构建了维保业务三年发展规划。截至目前,公司大修维保业务及有偿服务业务已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对增量市场的持续挖掘,公司正在以维修、保养、租赁等更多维度的服务来持续提高自身产品附加值,并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持续开拓全新市场,进而推动增量业务条线快速增长。由此,公司形成了业务与市场的良性双向闭环,未来有望迸发更大成长潜能。

锚定技术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核心业务及增量市场业务的高效推进,离不开海伦哲背后强大的研发体系。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海伦哲始终坚持“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公司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研发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形成了一套前瞻、高效、快速、较为成熟的研发机制和完善的研发体系,并以此构筑了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活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研发投入达2308.80万元,为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技术领域成果颇丰。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并拥有授权有效专利321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198项,技术“护城河”持续增厚。

乘数字经济东风,海伦哲更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不断强化自身高端智能制造水平,并聚焦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发力。据悉,海伦哲是国内最早研制特种机器人的企业之一,在特种车辆微型化、机器人化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先发优势。子公司格拉曼研制的消防灭火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位居前列,已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无人驾驶消防车,已成功配置在苏州超高压变压站等单位;电力阀厅机器人已经投入市场,在替代固定式灭火装置上具有显著效果。2023年3月14日,格拉曼消防机器人入选第一批《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运用场景推荐目录》。

此外,海伦哲电力应急不停电作业机器人与城市小型化机动电力应急抢修系列装备均通过了专家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伦哲已围绕城市应急排水作业形成一款排水机器人、围绕带电作业形成系列化自行走绝缘型高空作业机器人装备,未来将继续围绕不停电作业、应急救援、应急保供电等应用领域,继续拓展特种作业机器人产业。

与此同时,海伦哲借鉴国际国内行业先进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和产品开发,同时在苏州等地成立机器人子公司,拓展智能制造与特种机器人产业。中报显示,目前公司参股的苏州镒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备较好的发展态势。后续海伦哲将进一步加强与参股公司苏州镒升的产业协同,支持其做大做强工业机器人业务。依托强大创新实力,海伦哲新品不断涌现。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HAS40采用了智能化顶升式设计,其可以实现降本增效并减少人工错误率,是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是一个典型的以创新为主导的产业领域,也是国家倡导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当前,海伦哲正处于其三年发展战略(2023—2025)的加速期,正在不断蓄力并展现出在“新”提质和“智”增效方面的创新实力。凭借核心主业的稳固基础、增量市场的不断涌现,以及“技术领先型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推动,公司正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力。预计未来,海伦哲将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并加速向成为行业领先的特种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迈进。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