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电动自行车相关政策,透视雅迪控股(1585.HK)如何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11-07 17:57:26 大京生活
新闻摘要
高质量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风刚吹起不久,电动两轮车行业又迎来了以旧换新的新浪潮。但是,这个大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生产体系和雄厚的市场实力开疆扩土,另一边却是部分“灰色”企业通过低成本的拼装制造迅速混入市场,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频发。其实啊,看看雅迪就知道了

高质量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风刚吹起不久,电动两轮车行业又迎来了以旧换新的新浪潮。近期,商务部等5个国家部门联合发布了《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这是国家首次在电动两轮车领域出台以旧换新政策。

国家为何要在此刻出台电动两轮车行业的“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和提振消费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但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国是电动两轮车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保有量达到4.2亿辆,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辆,这比汽车还普及。但是,这个大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生产体系和雄厚的市场实力开疆扩土,另一边却是部分“灰色”企业通过低成本的拼装制造迅速混入市场,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频发。这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实际上,在出台全国性的以旧换新政策之前,国家就已经开始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企业合规发展。

不少人也许会疑惑,《实施方案》中提到的,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被视为合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什么样的产品又被视为合格电动自行车产品?其实啊,看看雅迪就知道了。

不久前,工信部专门发了个名单,列了6家符合标准的企业,其中雅迪3家入选,占据“半壁江山”,表现非常给力。

作为全球中短途出行领域领导者,雅迪的“强势”上榜,绝非偶然。成立20多年来,雅迪一直致力于推动安全科技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亿万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雅迪身上有太多关于安全、质量的标签了。

雅迪的检测中心是行业内首家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企业实验室;雅迪也是行业内率先落地电动两轮车安全“42295”标准的企业……

所以,雅迪行业领先的实力与地位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权威认可。

国家为何要制定这个白名单?目的其实也很直接,就是想要让以雅迪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过去十年,雅迪销量直接从300多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1600万辆;市占率也从十几个点,增长到近些年的30%以上,雅迪始终保持着市场的领导地位。

雅迪之所以能成为市场领头羊,主要是因为它坚持走长期发展道路,不断创新,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打好企业的基础。从上市到现在,雅迪在研发上投入了超过47.8亿元,仅2023年就投入了11.92亿元。

现在,雅迪有1家国家级工业技术设计中心,2家CNAS国家级企业实验室,研发团队超过1000人,拥有2000多项专利。这些努力最终都变成了消费者在骑行中直接体验到的实用科技。

为不断提高产品品质,雅迪持续完善“研究、制造、供应、销售、服务”一条龙的布局,在全球有8大生产研发基地。现在,他们的车已经卖到了全世界的100个国家,有超过8000万人在骑,还有40000多家门店呢,取得了“连续七年全球销量第一”的优异成绩。

在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里,雅迪已经是断层式领先的品牌。

回看电动两轮车这30年,先后经历了规模战、新国标后的行业出清,产业几次迭代,你会发现每一次变革都像是给这些企业出的一道大难题。但在每一轮周期过后,都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这一次应该也不例外。一系列相关新政策的发布,就是在告诉行业:良币驱逐劣币,电动两轮行业的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已然启幕。更关键的是,在“以旧换新”政策中,国家也更加鼓励消费者购买这些“白名单”企业所生产的合格电动自行车。

换句话说,不少行业的“劣币”有可能在这轮洗牌中走向淘汰,但是优质的头部企业,龙头效应将进一步凸显,他们最有望成为享受供给侧优化红利的厂商,在行业新的优化周期中获得超额增长。

对雅迪来说,用20多年在创新、布局、品牌等方面积累的优势,让它以绝对优势站在了“白名单”上,同时,也能在“以旧换新”的浪潮中,价值潜力持续凸显。站在更大的周期来看,雅迪已在高质量、规范化的行业发展新时代占据先发优势,不仅给行业树立了榜样,还有望领航开启下一个黄金周期。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