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告综合产业链和海内外龙头财报最新数据,全球消费电子Q3 终端出货延续弱复苏,AI 终端创新依旧为最大看点;苹果展望Q4 营收同比增长低至中个位数,同时将加大AI 方面资本支出,继续看好苹果明后年端侧和云端AI 的创新趋势;安卓方面,小米/OPPO/vivo/荣耀密集发布旗舰机,华为Mate70新机开启预售,本轮新机都以AI、光学为亮点,关注AI 功能迭代及后续销量;Meta/百度/Rokid AI 眼镜、豆包AI 耳机等新品密集推出,AI 穿戴主线关注度提升; 汽车智能化加速, 特斯拉推出无人驾驶车Cybercab 和Robovan,国内车企端到端模型进展加速,把握汽车智能化主线,关注华为/小米等新品牌崛起及其供应链;特斯拉为首的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并举行优选伙伴签约仪式。
终端景气与创新跟踪:Q3 手机等终端弱复苏,关注AI 新品销售趋势及市场反馈。
1)手机:Q3 出货持续回暖,关注新机AI 功能迭代节奏及销售趋势。Q3 全球/中国手机出货同比+4%/+3%,产业链总体维持24 年出货增长低个位数预测;苹果表示将在今年12 月和明年4 月推出更多功能和更多语言版本,AI是驱动换机的重要因素,iOS18.1 系统的采用率是17.1 的两倍,关注AI 功能持续迭代后的新机销售趋势;安卓旗舰进入密集发布阶段,小米、OPPO、vivo、荣耀均已发布旗舰新机,Mate70 已开启预售,本轮新机都以AI、光学为亮点,持续关注新机创新及后续销量。
2)PC/平板:Q3 PC/平板出货同比-2%/+20%,AI PC 带来的影响将在25-27 年更为显著。Q3 全球PC 出货量同比-2%,主要系成本上涨、库存补充等因素导致上季度出货量激增,其中Q3 AI PC 出货占PC 总出货的20%,产业链总体预计24 全年PC 出货温和复苏,中长期看好Windows 更新周期和AI PC 驱动换机周期,预计AI PC 带来的影响将在25-27 年更为显著;平板方面,Q3 全球出货量持续改善同比+20%,主因去年同期较低基数,并受到头部厂商产品更新及库存改善的推动,IDC 预计全年出货增长7%。
3)可穿戴:关注AI 穿戴创新趋势,AI 眼镜、AI 耳机有望迎来密集发布期。IDC 预计24 年全球可穿戴出货量将同比+6%至5.4 亿台;创新新品方面,继续关注AI 眼镜、AI 耳机等新形态终端,眼镜方面,近期Meta 升级Rayban 眼镜AI 功能,百度发布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AI 眼镜,另外三星、小米等数10 家厂商亦望在近几个季度陆续发布AI 眼镜,产业链预计三星、小米首批销量在小几十万台规模,同时苹果亦有相关布局,耳机方面,AI 大模型陆续接入TWS,近期发布的Ola Friend、FIIL GS Links AI 耳机接入豆包模型,苹果、漫步者、安克等品牌后续也望推出AI 耳机新品。
4)XR:Q3 VRAR 销量均同比下滑,Meta 如期发布AR 原型机。VR 需求仍疲软,Q3 全球销量同比-5%,连续第九个季度下滑,主因PS VR2、Quest 2 和Vision Pro 需求不佳;AR 方面,Q3 全球销量同比-4%,近几年首次同比下滑,主因AR 厂商渠道推广投放减弱,传统B 端AR 需求走弱,不带显示的AI 眼镜崛起也是一大因素;新品方面,Meta 如期发布AR 原型机Orin,我们认为硬件配置较顶级,采用SiC 光波导+Micro LED 方案、镁合金和无线连接的模块化设计,但显示、重量/尺寸和成本等仍有较大优化空间,另外Rokid 联合暴龙发布单色、轻便AR 眼镜,整合阿里通义 AI 模型。
5)智能家居:Q3 TV 出货同比正增长,关注苹果智能家居生态布局。年初以来智能家居各品类需求延续分化,Q3 全球TV 出货同比+10%,主要系去年同期低基数、三季度海外备货旺季以及国补政策出台刺激国内需求回暖,Q3 中国监控摄像头市场增长动能减弱,销量同比+3%,游戏机需求仍显疲软,任天堂下调24/4/1-25/3/31 Switch 出货量100 万台至1250 万台同比-20%,索尼维持24/4/1-25/3/31 PS5 出货量同比-13%至1800 万台;创新新品方面,继续关注AI 赋能智能家居创新,关注苹果智能家居生态布局,苹果或进军IP 摄像机、家用机器人市场。
6)汽车:10 月乘用车销量同环比提升,国内新势力厂商销量分化明显。10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11%环比+9%,主要系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汽车消费、地方置换政策生效和车企新品推出驱动。新能源车维持近50%同环比较快增长;新能源车销量同比+50%环比+11%,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分品牌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梯队分化明显,理想/鸿蒙智行10 月销量5.1/4.2 万辆,环比-4%/+4%;智驾方面,伴随广州车展开幕,理想/小鹏/小米等展示智驾新进展,如小米推出端到端超级智驾HAD,华为智驾方案在自主品牌、合资车企等多品牌车型进一步普及,特斯拉推出无人驾驶汽车Cybercab 和Robovan,预计Cybercab 于26 年开始生产,27 年规模量产。
7)机器人: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持续关注特斯拉为首的全球科技企业加速布局。伴随特斯拉Optimus 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全球科技企业近年来纷纷加强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人形机器人中长期市场空间可达百亿美元;近期动态看,特斯拉We Robot 大会演示Optimus 人形机器人更多生活应用场景,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并举行优选伙伴签约仪式,兆威机电灵巧手等项目作为重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发布,Figure 推出其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并展示在宝马工厂工作视频。
产业链跟踪:继续关注AI 驱动零组件创新趋势,短期关注苹果下代新机创新变化、华为新机销售趋势。
1)品牌商:苹果将继续加大AI 资本支出,华为Mate70 新机开启预售。苹果:Q3 经调业绩超预期,Q4 营收望增长个位数,未来将继续加大AI 资本支出,同时关注明年新品创新变化;华为:原生鸿蒙正式发布,关注Mate70 新机技术创新;ADS 4.0 将于明年开启高速L3 级商用,华为江淮合作尊界预计明年春天上市;小米:Q3 营收再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同环比提升。小米15 系列在起售价高于小米14 系列的情况下,更快实现了100 万台销量的突破;汽车Q3 毛利率环比提升至17.1%,产能爬坡、智驾进展提速,全年冲击13 万台交付目标;传音:Q3 业绩符合预期,其中毛利率企稳回升,汇兑损失导致净利润短期承压,加速AI 端侧应用布局;安克:Q3 业绩再超预期,收入/利润均实现同比40%以上高增长,关注短期关税扰动,看好渠道深化+潜力新品驱动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2)整机组装:关注Q4 AI 新品创新景气,AI 化望推动新一轮换机升级周期。苹果Apple Intelligence 有望推动新一轮换机需求,AI 赋能泛消费电子设备带来产业链新机遇。从台股6 家头部代工厂月度数据看,M10 合计营收13060 亿新台币同比+6%环比+11%,下游需求延续回升趋势;鸿海/广达/纬创/英业达等厂商对25 年AI 端需求保持乐观;国内龙头持续受益新品驱动和自身alpha,立讯精密是苹果秋季新品最受益者,全年业绩展望20-25%,我们认为实际达到区间中上限概率较大,Q4 提速可期;比亚迪电子据我们跟踪,Q4 整体展望乐观,各项业务保持向好态势,有望实现环比增长。
3)主芯片:高通、联发科Q3 手机业务同环比提升,海外大厂加速布局AI端侧应用。手机:高通Q3 营收近指引上限,其中手机业务表现符合预期;预计Q4 营收中值同比+10%,主要受旗舰新品搭载的新品应用、中国客户收入提升驱动。联发科Q3 手机业务营收同比+33%;预计Q4 天玑9400 销售将带动手机业务环比增长,上调24 全年天玑旗舰手机芯片营收预期至同比+70%。PC:英特尔、AMD Q3 营收均符合预期,AMD 预计Q4 数据中心和客户部门增长将带动Q4 总营收同环比提升;英特尔预计Q4 CCG 部门将出现季节性增长。IoT:国内SoC 公司Q3 业绩延续同比提升,关注行业复苏趋势、新品应用及细分赛道进展;其中恒玄归母净利同比+106%环比+18%,受益于下游可穿戴市场成长较好、新产品市场份额持续开拓及终端新品起量;晶晨Q3 归母净利同比+80%环比-1%,T/A/W 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均有提升;瑞芯微业绩高增主要系公司汽车电子、工业、行业、消费等AIoT多产品线市占率提升,此外中科讯龙三代BT895x 平台产品搭载于FIIL GSLinks 耳机中,支持豆包大模型AI 功能,已上市预售。
4)光学:今明年旗舰新机以潜望、大底等创新为亮点,关注国内模组/棱镜/CIS/镜头等龙头厂商份额提升。台企光学厂商M10 营收同比-4%环比-7%。
其中大立光M10 营收同比+4%环比+0.4%;舜宇10 月手机镜头销量同比-2%环比-3%。国内CIS 厂商加速高端机型国产替代,其中韦尔及思特威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高增。创新方面,苹果iPhone16 潜望式进一步渗透至Pro 机型,同时iPhone16 Pro 超广角摄像头从12MP 升级至48MP,安卓近期旗舰新机也在加速普及潜望式、大底等创新,我们认为摄像头模组厂商高伟、微棱镜厂商水晶及蓝特、镜头厂商舜宇等厂商有望受益于创新及份额提升。
5)显示:新兴市场需求平稳及国内补贴政策带动下,11 月电视面板价格维持平稳。价格来看,7 月下旬TV 面板价格全面走跌,但10 月控产及国内补贴政策带动下开始止跌,进入11 月新兴市场需求平稳及补贴政策带动下,11 月电视面板价格维持平稳,但显示器面板10 月价格跌幅扩大,11 月仍有下跌压力,而笔电面板价格11 月或较10 月出现更明显跌势;出货来看,国内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备货,三季度TV 面板出货同比+1%。
6)结构及功能件:关注iPhone17 潜在结构件材质及设计和供应商格局变化,以及AI 化推动终端散热需求提升。消费电子需求持续回暖望推动板块稼动率提升、盈利改善。金属:Q3 中国折叠手机出货223 万同比+14%,增速放缓,东睦、精研、统联、科森等均有产品布局以及客户卡位,期待头部客户进入折叠机市场;A 客户体系建议关注25 年iPhone 潜在结构件材质及设计以及供应商格局变化,关注新导入手机中框供应体系的立讯精密;玻璃:iPhone17 玻璃有望逐步从2D 向2.5D 升级并在基材进一步优化,此外折叠机所需的UTG 玻璃需求持续向上,未来或有更多的品牌厂商在玻璃方面进行升级;功能件:关注消费终端AI 化创新推动散热材料升级以及需求的提升,尤其苹果未来新机的散热方案或将增加新的高ASP 料号。
7)充电/连接:海外大厂Q3 营收同环比增长,看好AI 业务成长空间。海外大厂Q3 营收表现均超指引,其中安费诺受IT 数通等多业务驱动,Q3 营收创历史新高,预计Q4 营收将同比持续增长20%左右。泰科受通信部门AI相关应用驱动Q3 营收通环比提升,预计Q4 营收同环比双位数增长,预计AI 业务在FY25 销售额将翻倍。国内立讯精密拟收购欧洲第一、全球第四的汽车线束巨头Leoni AG 50.1%股权及子公司Leoni K 100%股权,通过资源互补、战略协同,强强联手打造汽车线束全球领导厂商;电连技术Q3 营收及归母净利同环比提升,其中消费电子总体环比稳定,汽车业务受益于华为新车发布带来的拉货,中长线受益于海内外智能驾驶发展。
8)射频/天线: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仍大,关注国内龙头L-PAMiD 新品进展。稳懋Q3 营收同比+4%环比-12%;QorvoQ3 营收同比-5%环比+18%,预计Q4 营收同比-16%环比-14%,主要受5G 中端机需求向入门级转变影响。国内市场行业补库结束、竞争激烈,其中卓胜微Q3 营收同比-23%环比-1%,归母净利同比-84%环比-55%;唯捷Q3 营收同比-42%环比-31%,归母净利同比-175%环比-361%。建议关注卓胜微、唯捷创芯等公司滤波器、L-PAMiD 等高端品类的国产替代。
9)电池:钢壳电池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中长期关注终端AI 化带动电池创新趋势。台股消费电池厂商M10 营收218 亿同比+6%环比+19%,库存方面,Q3 库存同比+1%环比+16%,显示新机备货需求较佳。我们认为目前电芯环节呈现边际向好趋势,上游电池主材降价带来成本端的优化,行业库存已恢复至健康水平,叠加AI 赋能消费终端创新不断,有望带动需求回升,推动电芯厂商盈利能力恢复,且钢壳电池、硅碳负极、复合集流体等新技术有望得到加速应用及推广,iPhone16 Pro 采用钢壳电池,未来苹果亦将在新机扩大钢壳电池的渗透率。
10)PCB:重视苹果明后年软硬板创新升级,中长期聚焦关注算力浪潮及端侧AI 升级趋势。产业链Q4 稼动率稳中向上,显示行业仍景气,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上区间;苹果明后年硬件AI 化升级带动软硬板的创新尤为需要重视,iPhone AI 化趋势带来的续航需求以及功能持续增加,且未来苹果亦有进一步轻薄化的趋势,软硬板均有底层创新升级的需要,从而推动其ASP 的提升。鹏鼎10 月收入44 亿元同比-2%符合预期,下滑因去年同期15 系列出货有递延,目前公司整体稼动率仍保持在旺季水平,公司望凭借自身Alpha 迎业绩拐点;东山Q3 业绩受大客户降价及LED 业务亏损扩大而拖累,中长线关注A 客户终端AI 化带动软板升级、T 客户需求转好趋势、国内外算力市场开拓进展以及非核心业务的经营改善潜力。覆铜板环节的生益科技Q4 订单需求有所好转,高速材料在国内外算力龙头客户获得较佳进展,看好公司经营穿越行业短期波动以及周期+成长驱动下的长线机会。
11)声学/马达/微传动:兆威重磅发布灵巧手新品,看好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稀缺性与成长潜力。机器人方面,灵巧手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持续迭代创新,兆威Q3 业绩超预期,近期重磅发布灵巧手新品,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微传动赛道隐形冠军,在机器人领域的稀缺性与成长潜力凸显;瑞声H2 消费电子多业务望持续改善,关注A 客户散热供应链潜在入局机遇。
12)被动元件:Q3 海外大厂营收普遍提升,关注AI 应用需求带动。Q3 村田、TDK 等海外大厂营收同环比提升,主要系消费电子需求复苏、AI 需求带动;部分被工业设备和EV 需求下降抵消。展望未来,大厂普遍看好AI 应用市场的成长性。价格方面,村田表示汽车行业Q4 MLCC 降价压力较大;手机和电脑等消费市场预计与去年持平,但AI 等创新应用有望带动ASP 小幅回升。国内方面,头部厂商迎来下半年消费电子旺季,顺络、三环Q3 营收同环比均提升,其中顺络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业务均有带动,三环主要受益于消费电子、光通信下游需求回暖及自身产品力提升。风华Q3 业绩同比高增/环比下滑,主营产品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关注国内大厂后续新品及AI、新能源、新算力等领域应用进展。
13)设备:整体景气承压,关注受益于AI 创新的3C 特定需求提升。消费电子、新能源光伏和储能等下游需求不振,当前设备短期景气度承压。但我们认为AI 端侧创新加速落地,或驱动零部件迎来创新,关注受益于特定需求的3C 设备公司。
投资建议:基于研究框架与产业数据跟踪,我们认为消费电子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改善;而行业创新亦在加速,随着产业链龙头在AI 技术上的共同投入,智能终端有望迎来AI 创新浪潮;汽车智能化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高阶智能驾驶正快速落地。
1)苹果链:关注明年新品创新变化,继续看好苹果端侧和云端的AI 创新趋势,把握优质公司中长期向上投资机会。短期来看,关注苹果AI 系统上线后市场反馈和新机销量趋势,以及后续AI 功能迭代节奏,同时关注明年新品核心环节的创新变化;关于关税问题,其实相较于外贸品牌类企业,苹果链受关税影响极少,其本身不直接承担关税,而苹果在过去几年已逐步完成了对美销售产能的海外布局例如越南和印度,能够有效规避根据产地产生关税,另外,苹果作为美国企业还在申请部分产品的关税豁免,这从上一轮贸易摩擦苹果几乎没受影响可看出,总体上,我们认为无需太担心加增关税对供应链的影响;中长线看,如我们此前观点,我们持续强调果链硬件创新与AI 共振驱动三年向上周期,25-27 年我们认为苹果iPhone、穿戴和XR 硬件又将迎来创新大年,看好苹果AI 时代端侧创新以及云端的布局推动产业链迎新一轮发展机遇;苹果AI 持续迭代优化,支持后续机型的市场策略望推动老用户换机潮,带来国内苹果链当前估值以及远期业绩的向上弹性,且不少优质公司有个体alpha,我们继续首推全面受益苹果终端AI 创新的立讯精密,继续看好高伟电子、水晶光电、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瑞声科技、兆威机电等,并关注领益智造、恒铭达、欣旺达、环旭电子、世华科技、歌尔股份、珠海冠宇、统联精密、德赛电池等。
2)安卓链:华为Mate 系列新机开启预售,关注AI、光学等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安卓旗舰进入密集发布阶段,小米、vivo、OPPO、荣耀均已发布旗舰新机,Mate70 开启预售,本轮旗舰新机都把AI、光学作为重点,后面建议重点关注新机创新及后续销量,及安卓品牌端格局的变化。零部件端,我们认为AI 布局将成为未来几年安卓链公司成长性分歧的关键,主芯片、光学、散热、被动元件等环节望受益AI 创新,建议关注受益AI 创新及终端格局变化的优质标的小米集团、顺络电子、电连技术、瑞声科技、舜宇光学、传音控股等。
3)AI 应用:AI 手机、AI 穿戴等终端新品密集发布,把握AI 端侧持续创新带来的投资机遇。我们认为随着终端品牌、芯片、软件应用等产业链龙头在AI 技术上的共同投入,手机/PC/可穿戴/机器人/智能汽车/XR/智能家居等终端望迎 AI 创新浪潮,AI 手机、眼镜、耳机等终端新品近期密集发布,把握AI 端侧持续创新带来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a)继续看好苹果继续引领AI时代端侧创新,把握苹果AI 产业链优质公司中长期向上投资机会;b)其他品牌端的 AI 大模型及应用布局,如小米集团、传音控股、联想集团、萤石网络、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安克创新、漫步者等;c)AI 驱动零部件创新,关注主芯片/晶圆代工/存储/光学/PCB/散热/电池/被动元件/声学等环节。
4)Smart EV: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关注华为、小米及特斯拉汽车链,关注立讯并购莱尼带来的汽车线束及其他多品类汽车业务出海机遇。
伴随多款已有车型焕新上市、新品产品矩阵陆续补齐,我们预计华为智选车型品牌竞争力将持续提升;此外华为智驾方案在多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中加速导入。小米SU7 产能持续爬坡,24 年交付目标冲刺13 万台;发布HAD超级智驾,智驾技术进展提速,建议关注后续产能进展及用户口碑情况,我们看好小米集团凭借生态优势在汽车领域的长期趋势。随着特斯拉Robotaxi的推出以及后续FSD 的迭代推广,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推进。此外,立讯精密收购莱尼及子公司股权,有望带动自身汽车线束升级为全球性龙头,同时除线束外的其他汽车多产品线亦迎来出海口,协同效应明显。建议关注深度受益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优秀供应链公司,包括Tier1.5、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环节,看好立讯精密、电连技术、世运电路、兆威机电、景旺电子、兴瑞科技等。
5)XR:关注AR 赛道中长线成长空间。苹果方面,我们建议关注立讯精密等深度参与苹果Vision Pro 及后续空间计算产品系列的产业链优质公司;非A 方面,Meta AR 原型机Orin 发布符合预期,但显示、重量/尺寸、成本等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AR 行业仍处发展早期,持续关注AR 技术迭代以及AI 赋能,看好AR 赛道中长线的成长空间,关注光学、显示等在AR 终端BOM 占比较高,并有前瞻布局相关技术的厂商。
6)出海:关注国内优质出海品牌厂商。国内品牌厂商背靠国内完善的供应链制造体系具备竞争优势,把握在海外市场具备渠道、品牌、运营、产品等优势品牌商传音控股、安克创新、萤石网络、绿联科技等。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AI 发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贸易摩擦加剧,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